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5日讯那些曾经走街串巷的传统手艺人,记录着昨天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我们的视野中这些艺术很多已经消失或正逐渐消失。在济南,有一位热爱黄河泥塑的民间艺术家,用一双巧手还原记忆中的老行当。细致观察体味生活,伏于案头精雕细琢,这便是陈俊岭老人的退休生活。如今的陈俊岭已经86岁,耄耋之年却仍然不舍民间泥塑精粹,他微微颤抖的双手抚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彩塑作品,一件件艺术佳作如历史复刻,似在诉说老一辈的过往人生…”陈俊岭年轻时曾带兵服役屡建战功,数十年如一日,直至1984年劳疾病退,返家疗养。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退休以后,就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陈俊岭首触泥塑。”时至今日,陈俊岭回忆起来仍颇为有趣,“当时自己就是尝试制作,没想到还挺像样的”,就是这一试让陈俊岭痴迷其中。为了掌握更多泥塑制作技法,陈俊岭参加了老年大学举办的雕塑班,师从著名雕塑家池清泉教授,在点滴创作中学习历练,积累经验。从50岁至今,陈俊岭的泥塑之旅已走过36个春秋,为了体现泥人的美感与神韵,他自学解剖学、建筑学、美学等多领域学科,“中国传统的雕塑特点是生动传神,西方现代的雕塑讲究的是质感形美,我在雕刻泥塑的时候就将中西方融为一体,让每个泥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模样、表情、动作、服饰都不重样。
”历经数十载,陈俊岭创作出了各类雕塑作品五百余件,逐渐形成了“实而不俗,魅而不虚”的艺术风格。多年痴情泥塑让陈俊岭收获颇丰,也让“泥人陈”的美誉响彻齐鲁大地。走进陈老的书房,一整面墙的泥塑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被陈老珍藏在透明窗格中,打开一扇门窗,细究一件作品,就像走过一个时代,遇到不同的人,领略过一段段人生,因为每件作品都记录着时代影像。
弹棉花的、纳鞋底的、推洋车的、搓麻绳的、修风箱的…“这些都是一些民俗人物和老行当,最早的是一九九几年的作品,也有前几年完成的。”从构思到制作再到成型,陈老前前后后要花费数月甚至半年的时间,“这些老行当大多是我自己做过的,也有的是我见过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行当已经不复存在了,我就凭着印象去还原那些逐渐消失的老行当。”“‘糖葫芦’是北京的叫法,济南叫‘酸蘸儿’,也有的叫‘山蘸儿’,我们老家潍坊叫‘糖蘸儿’。
为了感念小商贩的艰辛,我创作的彩塑作品情节就是在寒冬腊月卖了一天糖蘸儿的老农靠在墙角,冻得缩成一团,抱着仅剩下几支糖蘸儿的木杆子,对于是走是留犹豫不决。”“过去把锔盆锔碗的人叫锢漏子,所有家当就是一担挑,一头是工具材料箱,另一头是炉具风箱。工具箱上方吊着一个小铜锣,两边有小铁锤,随着走路的晃动,小铜锣就敲得叮当响,人们只要听到这响声就知道锢漏子来了。”“‘磨剪子来戗菜刀’,听到这一声吆喝,磨刀师傅就走街串巷到来了,一把戗子、一块磨刀,不一会儿就把菜刀磨得锋利又光亮。
”对于每件彩塑作品,陈老都如数家珍,也确如他所言,每每创作都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与岁月的记忆。“我希望能用泥塑的形式,给后人留下一份生动鲜活的民俗资料,记录下那些已经消失、正在消失或即将消失的老行当。”走出这间满是民俗人物彩塑的书房,像是路过充满烟火气的市井街巷,告别了卖小人书的老妪、井口打水的大汉、烧茶炉的老者,转身推开另一间储藏室的大门,摆满一橱柜的泥塑作品打开了新的天地。沉醉于戏曲中青衣,惟妙惟肖地演绎出多彩生活的华章…
这些被珍藏的作品,记录着陈老的兴趣爱好、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件件彩塑精品记录着陈老的生活,也记录着属于一代人的光阴故事。今年86岁的陈俊岭老人依旧精神抖擞,腿脚步伐灵便,腰杆挺得笔直,只是手微微有些颤抖,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