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今天与大家分享书中关于上古雕塑史的章节,从中不难看到当时的学术著作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特点。好古之士,间或兼谈金石,而其对金石之观念,仍以书法为主。其有字者,价每数十倍于无字者,其形式之美丑,购者多忽略之。此金钱之价格,虽不足以作艺术评判之标准,然而一般人对于金石之看法,固已可见矣。乾隆为清代收藏最富之帝皇,然其所致亦多书画及铜器,未尝有真正之雕塑物也。

至于普通玩碑帖者,多注意碑文字体,鲜有注意及碑之其他部分者;虽碑板收藏极博之人,若询以碑之其他部分,鲜能以对。盖历来社会一般观念,均以雕刻作为“雕虫小技”,士大夫不道也。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幸而——抑不幸——外国各大美术馆,对于我国雕塑多搜罗完备,按时分类,条理井然,便于研究。著名学者,如日本之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关野贞,法国之,,瑞典之等,俱有著述,供我南车。

今在东北大学讲此,不得不借重于外国诸先生及各美术馆之收藏,甚望日后战争结束,得畅游中国,以补订斯篇之不足也。传谓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三,以象天地人;尧舜之时天下泰平,故武器化为礼器,如石斧化作圭,圆形石饼化作璧。唐时发舜妃女英冢,得大珠及玉碗,足征当时玉器之发达也。大禹定天下,“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为九鼎,图以山川奇怪鬼神百物,使民知神奸,则入山林川泽,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以承天休。

秦始皇二十八年,过彭城,发千人入水求之,终莫能得。盖人类因需要而制器,器成则思有以装饰之,实为最自然之程序。罍之彩饰多用黄金,遗物中镶金者甚多,今故宫及古物陈列所尚可见。禹贡谓扬州及荆州有金三品,扬州有瑶琨,豫州有磬错,梁州有璆铁银镂,雍州有球琳琅玕,金玉出产甚丰,雕琢之术盖亦进矣。至于塑像一方面,则有晋卫之人镌石铸金,以为师延像以祀之。纣为象箸,犀玉之杯,可知当时在象牙、犀角、玉石等等工艺雕刻亦必甚发达也。

去年李济之博士在殷墟从事发掘,出土者有半身石像一躯,无首无足,全身有雷纹,盖纹身之义欤。此外更有铜贝一,径约三寸,精巧有如希腊全盛时代物,良可贵也。考之古籍,周礼春官宗伯之下有司尊彝之职,掌六尊六彝,皆宗庙之祭器,大司乐之下有钟师镈师。四金者,金錞以和鼓,金镯以节鼓,金铙以止鼓,金铎以通鼓。至于所用之金,则有所谓六齐者1金六分,锡居一,齐钟鼎;

铜器之中,虎蜼二彝及大尊为虞制,鸡尊,黄彝及山尊为夏制。鸟彝及牺尊、象尊为周制其中尤以牺尊、象尊为研究雕塑史之主要材料,博古图,西清古鉴皆多载之。然其所以著者,以其款识文字之多,研究者实未曾有以雕刻家眼光看之者也。至于传记中,更有有趣之记载,则孔子家语中之金人铭。用玉之途甚广,用玉之风甚盛,玉在当时社会中实占重要之位置。其价可使“小人怀璧其罪”,其高尚可使“君子比德于玉。然如秦昭王之以十五城易和氏玉,更有如蔺相如者冒生命之危险以还璧,盖亦中外古今所未有也。

唯日本竹内氏所藏璊玉珑,作圆圈形,首尾衔接刻作龙形,雕琢奇古,盖三代之遗物也。建筑雕饰遗物有宗周鄷宫瓦,见于金石契及石索,内有字外绕以四神之饰。孔子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可知俑像在孔时已成习俗沿用物,惜无遗物可考耳。周代雕刻师中有鲁班者,称绝世妙手,不唯擅雕刻,抑亦极巧之机师也。且作木鸢为楚攻,作木人以御木马木车,盖亦极巧之机师也。1920年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建筑硕士学位,后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1928年回国后,先后任东北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教授、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主持并参加调查过2000多处古代建筑的实例,积累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发展、特徵和成就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建国前后,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积极参与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代表著作包括《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建筑文字》、《佛像的历史》、《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及《中国建筑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