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勘查,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牛台乃唐程鲁公韩夫人之墓,有志石可证,台北里许程庄其后裔也。”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按原定计划我骑行踏上了石牛台遗址的探访之路。沿淮郸公路东行,至葛店乡回龙集村转北骑行约一公里左右再往东沿乡间公路骑行。田间秋作物长势喜人,在田间劳作的农人正不紧不慢地给花生喷洒农药。
从店铺招牌可以看出,这里属于淮阳区葛店乡邱张村,石牛台村属于邱张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在石牛台村的东北角就是石牛台遗址,现在建有一座石牛台大庙。石牛台村仅一路之隔的村庄就是属于郸城县汲冢乡的一个自然村了。据说,宋代保国忠臣杨六郎虽遭奸佞陷害,但仍矢志不渝地为拯救国家于战乱而劳神费力。为有效地痛击辽军,远在南方的他废寝忘食地演练了一支500头牦牛组成的特殊“队伍”--牦牛阵。当杨大帅亲率部队北上经过陈州地安营店村时,因天气炎热加上长途跋涉,一头牦牛突发疾病死去。
杨大帅看待这些牦牛就像自己的将士、兄弟一样,他为这头牦牛的死去悲伤不已。遂传令从当地征集能工巧匠数名,依照这头牦牛的形状用青石雕刻石牛雕像一座,安放在村东筑造的高台之上,以期永久纪念。后来杨六郎带领牦牛阵大破辽兵,牦牛神威之名传遍天下。村民随后在安放石牛的高台上建筑庙宇,焚香祭拜,自此不绝。现存的庙宇是附近的村民自发、自筹资金在原址上重建的,纯现代建筑。当我看到复制的供奉的石牛雕像时,不免要问以前的石牛哪里去了?
更为重要的是我在拍照的时候突然发现,在石牛台遗址的牌子上赫然写着:郸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郸城县人民政府2010年8月立。通过交谈得知,现在庙宇管理人员是属于郸城汲冢籍的。而石牛台遗址恰恰处于两村中间地带,这也可能就是引发整个庙宇归属地纠纷的根源所在吧。虽然该遗址归属地颇有争议,但有关石牛的很多传说故事却在附近广大民众中长久流传不衰。等石牛台遗址的“户籍”问题彻底解决之后,我想再去一次。再好好地挖掘一下关于石牛的美丽传说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