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的冬日相比很多地方要舒服许多,因为在冬天里,除了少数降温的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艳阳高照的,阳光洒在地面上非常的温暖,所以在云南的冬季,有这样一个词--烤太阳,而在如此温暖的日子里,不出来走走显然是对不住这样的阳光的,于是我来到了阔别许久的大观楼。这次来到大观楼,我首先看到的变化就是将原来的盆景园改成了出口,那原来的盆景都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搬到了新开放的东园里,因为东园的面积相对较大,所以盆景仿佛也比原来多了许多。也难怪古人可以在这里写出大观楼长联。

东园往前走会走到沿河的堤坝,在这里可以沿着大观河一路走到滇池边,这时候的滇池还被成为草海,直到进入广袤的水域,才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滇池,时常会看到船只从这里驶入滇池,欣赏完景色之后在返航归来。走过沿河的堤坝,我一路来到大观楼的门前,虽然大观楼一直想要将自己介绍成四大名楼,但事实上,知道这里的人并不多,在我定居昆明之前,也并不知道这里的存在,但当我来到昆明,也慢慢的了解和喜欢上了这里,这是一栋有上百年历史的建筑,而且在这里还有一部大观楼长联。把大观楼长联所描绘的景象和历史典故用波浪形的石刻浮雕展示。

不知从何时起,大观楼已可以免费登楼了,印象中很多年之前来这里的时候,还需要单独一笔的登楼费用,虽然这座三层的阁楼并不显高大,但历史的斑驳却可见一斑,趴在三楼的窗前,远眺着美景,确实有一种心旷神怡,也难怪古人可以在这里写出大观楼长联。趴在窗前,秋日的美景映入眼帘,五颜六色的树木和宁静的湖水,仿佛一幅宁静的水墨画,原处那座被称为睡美人的西山仿佛在云雾间,我现在看到的景色肯定要比古人逊色很多,在写出大观楼长联的那个年代,这里可以远眺滇池,而那是蓝汪汪的湖水一定很美,大观楼的水潭里有三座石潭,从规制上和西湖的三潭映月如出一辙,不知是否有关联。他们一家三口已经去过西山风景区、云南民族村、大观楼等景区景点。

和海鸥嬉戏之后,我沿着大观楼的道路继续前行,偶然间我看到这样一个景观,名楼大观的石头下摆放着如黄鹤楼、鹳雀楼的名字,这样的摆放应该是为了突出大观楼的名楼地位吧。在大观楼靠近草海的一边,可以看到很多的艺术雕塑,这些雕塑做的惟妙惟肖,让我都忍不住驻足观看,实际上这些雕塑几经变换位置,其中一些游客不太喜欢的雕塑已难寻踪影,现在看到的都是非常具有艺术感的,所以也经常看到游人来此拍照留念。用清代咸丰皇帝为大观楼所题的拔浪千层为展现形式。

在雕塑园不远的地方,就是大观楼的游乐园,在七彩云南欢乐世界出现之前,大观楼一直是昆明最大的游乐园,随着综合性游乐园的慢慢兴起,在大观楼里玩娱乐设施的游客也慢慢的变少,曾经的喧嚣也变成了如今的宁静,也许只有岁月会记录下这些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