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海楼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和越秀山城墙同岁。历史上多次损毁又多次重建,在众多的广州老照片中,它的形象反复出现。从镇海楼上向东远望,两座秀美的亭子映入眼帘,它们分别是光复亭和海员亭。光复亭建成于1929年,是为了纪念自1911年11月9日广东宣布脱离清廷而建。孙中山纪念碑位于越秀山,镇海楼附近,这座高三十七米的花岗石纪念碑建于1929年,图中纪念碑附近有一座正在修缮中的四层楼房,这里曾是“南越酒家”所在地,之前毁于战火。

越秀山的游人,女子烫发、穿旗袍,男子穿着长衫,路边有几个摆摊的小贩。远处的孙中山纪念碑的基座上,站着不少前去参观的人们。越秀山百步梯连接着中山纪念堂与中山纪念碑,一共有近500个台阶。台阶两旁设置有石灯和供游人们休息的石椅,至今依旧保持当年的模样。这座雕像是清末民初的法学家和外交家伍廷芳的坐像,位置在孙中山纪念碑东面,由著名雕像家李金发雕铸于1934年。雕塑中的伍廷芳安详地坐于沙发上凝视远方,做工精美,栩栩如生。

这里因此成为一个景点,每天都有人前来参观,图中有不少人趴在飞机上观看,机头处一名女子手扶螺旋桨正好奇地仰头观望。广州始建于公元前214年,从秦朝开始,就一直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到了近代因开埠通商,发展得非常迅速,是近代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从这张照片中,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当时广州城的繁华程度。高楼大厦林立,近景的七层楼房的正墙和侧墙上都写有“白云大酒店”的,楼房的顶部盖有平房,并标注有“天台花园”的字样。

酒店右侧是一座比较矮的楼房,墙体上喷有传统妇科用药“天寿堂姑嫂丸”的广告。海幢公园公园路边的一面墙上,刷着白底黑字的《公共卫生目的》宣传。华林寺位于广州下九路,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八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24年,广州市政府为新辟道路,将大部分庙产拍卖出售,很多寺庙建筑被改为民居。图中的这座七层六面,玲珑精巧的白塔原位于大殿之内,现在却孤独地矗立在街心处。

1965年3月,考古人员曾在塔下掘出一个石函,石函内有木、铜、银三层套盒,里面放着22粒舍利,据考证,其中一粒为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一名年轻的女子站在华林寺罗汉堂的栅栏后面,穿着很时尚。罗汉堂两侧是罗汉像,远处的三尊佛像是释迦牟尼、药师佛和阿弥陀佛。罗汉堂建于道光二十九年,虽然相对寺庙的年岁较短,也有170多年的历史了。这些精美的罗汉像是按照浙江净慈寺五百罗汉式样塑造,造型精致,非常传神。

这座别样的雕塑和传统的罗汉形象差别很大,因为他本就不是中国人,而是来自遥远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曾在中国旅居多年,走访了很多城市,后来写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