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惊石于1963年出生于罗源,原名潘林平,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美术大奖。谁能想到,这位获奖无数的寿山石雕刻名家,竟是27岁“高龄”才正式入行。他高中毕业后曾经在罗源雕刻厂当学徒,学习用叶腊石雕香炉,但只做几个月就当了“逃兵”。

“1990年,我偶然在朋友家欣赏到寿山石作品,真正感受到玉石之美,一下子着了迷。”潘惊石回忆道,当时他毅然辞去有编制的工作,拜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建熙为师。潘惊石说,他花了三四年时间临摹了200多件清代印钮名作,又在创作中融入《诗经》《庄子》及商周青铜器等文化元素,开拓了印钮题材,一时间跟风者众。

1999年,俏色作品《蜗牛》参加比赛,评委们甚至不敢相信是人工雕刻而成,竟差点“冤枉”蜗牛是粘上去的。“拉丝”脱胎于古兽雕刻,原是寿山石雕刻的一种辅助手法,濒临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