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替李陵求情有理有据,汉武帝为何还要对他施加腐刑?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在以五千步兵对阵匈奴八万骑兵的战争中战败投降,司马迁认为李陵的投降是情有可原的,震怒之下的汉武帝对司马迁施行腐刑。汉武帝的做法合不合适?站在现在的角度来说,“言者无罪”,汉武帝自然不该对司马迁施加腐刑,但是如果回归到当时视角呢?在战争期间,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良将向敌国投降,然后司马迁对人不对事地替“卖国贼”李陵求情。
Date: 2022-09-14 13:17:56 | View: 34

司马迁替李陵求情有理有据,汉武帝为何还要对他施加腐刑?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在以五千步兵对阵匈奴八万骑兵的战争中战败投降,司马迁认为李陵的投降是情有可原的,震怒之下的汉武帝对司马迁施行腐刑。天汉二年,李广利率骑兵三万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汉武帝欲令李陵护送粮草,而李陵却想独当一面,他向汉武帝请步兵五千,欲直捣单于王庭,汉武帝十分感动然后同意了。

太史公司马迁公园历史文化名人铜雕

李陵率兵五千从居延出发,在浚稽山遭遇匈奴主力,被三万骑兵包围,李陵越战越勇甚至险些将匈奴击溃。直到他的部下被俘,匈奴得知李陵仅有五千人,于是调动八万大军继续猛攻,李陵部队在一天之内射光50万支箭,八天八夜内大概杀敌上万人。

中国历史名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雕塑

到最后连武器都没有了,只能用木车辐继续作战,在士卒精疲力竭,又没有任何援兵的情况下,李陵命部下自求生路,自己则选择了投降。李陵战败的消息传来之后,“上欲陵战死”,却得知他投降了,非常生气,群臣也都怪罪李陵苟且偷生,只有太史令司马迁站出来说:

司马迁《史记》历史人物情景雕塑

“李陵对家人孝悌,又礼贤下士,‘有国士之风’,现在他战败投降了,大家却都开始说他的坏话,实在令人心寒!再说,李陵以步兵五千对阵匈奴八万骑兵,士卒即使‘张空拳,冒白刃’,至死都听从他的指挥,‘虽古名将不过也’。

司马迁古代名人铜雕

”汉武帝在盛怒之下,听见司马迁给一个卖国贼求情,便给司马迁施以腐刑。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意思是“我和李陵虽然在同一个地方办公,但私下里没有一点交情”,但是“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历史之父司马迁头像铜雕

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意思是“我给李陵求情,纯粹是就事论事”,同时“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可惜我说话“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站在现在的角度来说,“言者无罪”,汉武帝自然不该对司马迁施加腐刑,但是如果回归到当时视角呢?

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铸铜景观雕塑

在战争期间,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良将向敌国投降,然后司马迁对人不对事地替“卖国贼”李陵求情。司马迁说得再有道理,准备长期作战的汉武帝会允许自己的下属给叛国者求情吗?如果汉武帝赦免了李陵和司马迁,是不是等于默许了叛国行为?

景区景点大型历史名人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雕塑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