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谣|黄河口的拓荒牛

来黄河口,我第一眼看见的,竟然是拓荒牛的雕塑。不但有内容,而且更有笔意。黄河口,因黄河入海而名,却是在海水中悲壮诞生。从此,荒芜的黄河口,泛起了红润。河口,黄河与大海的交汇,正是海路与陆路的绾结地。河口的旷野里,还有一种牛,高高大大,牛头抬起又低下,像吃草。自40多年前,黄河口打出第一口油井始,这里蝶身一变,农田变油田,很艺术,却是油田人的拓荒。
Date: 2022-09-14 14:06:58 | View: 33

黄河谣|黄河口的拓荒牛

这牛,血肉丰满,孔武有力,前蹄抓地,后蹄蹬地,翘着尾巴,拉长的脖子,头却弯向了地,奋力向前的样子,性灵毕现,是艺术想象。突然有一天,岩浆喷溢,燕山隆起,肆意的海水,缓缓后退,缀满日月星辰的产帐里,中华民族的图腾,横空出世。只是,它顽皮,它任性,像个孩子,时常发个小脾气,使个小性子。有时,性湍而悍,泥沙俱来,在广袤的入海口,翻个跟头,打个小滚儿。所以华尔街石雕牛就成为了股市的保护神。

金色开荒牛铜雕塑

而它的每一次翻滚腾挪,都会让无垠的大海哭泣,让荒漠的入海口颤抖。然而,二百年前,有这么几位普通的农民,褒义的粉墨登场,却是锨挖镢刨、牛拉铧犁的场景。拓荒翻土,深耕细耙,梳理两千多平方公里的荒原,样样离不开牛。那雕塑,牛在前,昂首,前倾,四蹄紧抓着大地,而脖子却伸得老长,牛套像古时罪人脖子上枷板,一副吃力、卖力、竭力的样子,似是要耕出河口大地的畅达田园。一手扶着铧犁,一手扬着长鞭,一副只争朝夕的样子,却为河口走向,号下了历史航标。例如华尔街牛寓意牛市是财源滚滚的象征。

玻璃钢仿真小黑牛雕塑

牛耕人刨出的村庄、城镇,像一个个甜睡的孩子,依偎在黄河母亲的臂弯里。一时间,袅袅炊烟里,稻菽麦粟,鸡鸭鹅狗,瓜果梨桃,桑麻柽柳,黄发垂髫,民勤民乐,发酵的人间烟火里,村庄诞生了,民俗诞生了,风情诞生了,区域文化诞生了,爱情也诞生了…因此,自集散成村、集村成镇始,知兵者必据守,施政者必理政。交织起来的历史,唏唏嘘嘘,纷纷繁繁,哭声与笑声同在,苦难与辉煌同在,英雄与狗熊同在,古老与新生同在,丰碑与敬仰同在。牛在农业家庭的地位不可或缺。

晚霞红孺子牛石雕

1939年3月,一个名叫景晓村的人,于鲁东南的日照来到这里,与河口人一起,清土匪,战顽军,杀鬼子,灭汉奸,负重如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打下一片清朗的新天地…于是,就有了东营新城,就有了河口新区,就有了胜利油田,就有了城镇乡村的精彩蝶变。我看见的野鸭,不时从草间出没,或高旋,或低转,却总离不开突兀而招摇的外乡树种。但是,最吸引我眼球的,不是芦苇,不是外乡人树种,而是草地上的牛。我们日常见到的石雕麒麟的额头长着像龙一样的肉质的角、鹿的身体、马的腿、牛的尾巴。

公园牛动物铜雕_1

见此情景,忽然想起一句歇后语,叫牛鼻子上打洞——为的是好牵,的确也是如此。我见过的耕牛,两个鼻孔之间,打穿一个孔,像女人打耳洞,然后套上金属环,拴上缰绳,不管牛多有烈性,只要人们一拉,都会服服帖贴,抵上好几个壮动力。一头发情的公牛,挺着胸,昂着头,四蹄蹬开,哞哞长啸,震撼着肆无忌惮的生活。此时,阳光正柔,我见那群牛,有的兀自抬头,东张西望;还有两头,不知何故,弓前腿,蹬后腿,拉着架式,哞哞地低头抵角…如果非洲大蜗牛得不到控制。

企业拓荒牛景观石雕

视角的美感,提炼在眼睛里,是活泼,喧闹,是安静,是默然,是牛气冲天,不落一点儿俗套,,甚至连它们的情绪,都清清楚楚地可观、可感、可叹。只是现在实行了“流转”,集散成群,规模养殖,河口人说,可以保护生态。河口的旷野里,还有一种牛,高高大大,牛头抬起又低下,像吃草。自40多年前,黄河口打出第一口油井始,这里蝶身一变,农田变油田,很艺术,却是油田人的拓荒。因为盛产石油的地方,不是寸草不少的大漠,就是杂草丛生的荒原。非洲大蜗牛被引进夏威夷。

广场十二生肖牛铜雕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济南市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鸭绿江》《北方文学》《长江丛刊》《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工人报》等。著有《心灵隽语》《一窖浓郁的陈年美酒》《郭光明散文选》散文集,合编《历代诗人咏历城》。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