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位于江西瑞金市沙洲坝镇的一口水井,当地人又称它是“红井”。这口井直径85厘米,深约5米,井壁是用鹅卵石砌成。那时,沙洲坝不仅无水灌田,就连群众喝水也非常困难。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搬到沙洲坝办公后,毛主席偶然发现了这个问题。一天,毛主席看见一个老乡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走,就问:走了一阵,只见一个不大的水塘,杂草丛生,池水污浊。“挖井是为了大伙有干净的水喝,真要是有龙王爷来找麻烦,就让他找我毛泽东好了!
在毛主席的耐心讲解和积极鼓励下,村民们终于同意挖口水井。打井那天,一大早,毛主席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在村前几十米的地方进行了水源的勘探。当井位确定后,毛主席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群众见毛主席亲自开挖水井,也纷纷带着工具加入挖井队伍。在挖井的日子里,毛主席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当挖到5米深的地方,一股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
为了使井水更清澈卫生,毛主席还亲自下到井底铺沙石、垫木炭。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后,苏区军民齐心聚力挖出的这口水井,成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为了阻断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思念,他们多次派人填掉这口井。钟燕林介绍说,白天敌人埋这个井,晚上老表又偷偷把这个井挖开,反复几次,护井斗争取得了胜利,这口井得以保留。”如今,这首饱含深情的歌曲《红井水》经常会被唱起。瑞金客家山歌表演队的刘果林说,他们要用歌声表达着老区人民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今再次品读,更感朴实中蕴含的深意。这一口井,不仅仅解决了当时沙洲坝人民的饮水难题,更加映射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心系群众的人民情怀,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锐意进取的革命精神。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薪火相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
下一个百年征程已经拉开序幕,我们要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立足岗位,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为不断优化首都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