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早在隋唐年间,这里还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苇洼地。清初,杨、杜二氏祖先从青州诸城迁移至此安营扎寨,建立了村庄。祖祖辈辈就地取材,靠着编制芦席、苇箔挣钱为生,一代一代的芦庄人前赴后继,艰苦创业,改变着家乡的面貌。从孙庄村下了三零八国道,顺着村村通小路,向南行走进入芦庄地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北头路右边那块造型奇特的灰色花岗石,上书“美丽乡村芦庄”六个红色行书大字。
顺着村南北大街继续南行,路东、路西各有一排排整齐的院落。路的两边,垂柳婀娜多姿,鲜花盛开,房屋底部刷的都是清一色的红漆,院墙和房屋的正墙涂的都是黄漆。它长在水沟东岸,枝繁叶茂,有近30米高,树冠有60余平方米,树身直径有一米半左右,树龄有50余年的历史,树上系满了村民祭祀时留下的红布条,据说号称“神杨”,是芦庄村民的精神图腾。春、夏、秋时节,人们可以躲在树荫下,谈天说地,纳凉喝茶,述说着幸福生活。
说起这棵树,还真有点神奇,平时孩子们要是有个头痛脑热或者受了惊吓等等,一般到晚上,父母到树下烧烧香,念叨念叨就可初步治愈。听说芦庄村的一个青年结婚,邻村有个姓张的,专门负责放炮挣钱的,跑到他家门前想凑个热闹。有村民告诉他,这是一棵神树,放炮的时候让他距离这棵树尽量远一点。等新人下了轿车,他就开始忙活着放炮,第一炮发出,炮弹将神杨的一支树杈子打落了下来,第二炮点着药引子还未发出,炸药就炸了膛,不慎将他的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给炸了下来,当时就血流不止,昏死过去,赶快送了医院。
是巧合,还是真有神灵,谁也说不清,但芦庄村的村民们“宁愿信其有”,普遍认为是他打下了杨树的树枝子,得罪了树神,树神发怒报复他,就给他留了点记号。每逢年节,家家挂红布条,祈求神杨保佑这方子民幸福平安------我陪着母亲继续往南走,转过一个直角弯向西就是全部由水泥铺就的村中主街道。路南是芦庄村村民休闲娱乐小广场,边上装满了健身器材,里面种满了花草树木。大门两侧有对联一副,上联是“别看庙小神通大”,下联配“佑邻天高日月长”,横批“福泽乡里”。
走进观音堂,有三间厦子正房,青砖红瓦,白灰勾缝,朱门红窗。前面种了三棵冬青球,其中两根红色廊柱,格外引人注目。它好像人的两条腿,站得稳,行得正,矗立于正房中间。正门上方有一块门匾,上书“菩萨庙观音堂”六个大字。堂前有个香炉,专门用于芦庄村民插香跪拜,供奉祭祀观音菩萨。据《庙宇重建简介》记载,原来这座“菩萨庙”名叫“七仙堂”,历史悠久,庙龄有300余年。树龄已达400余年,枝叶茂盛,高30余米,五人合抱树围约八米。
据她说,芦庄小学紧靠着菩萨庙,还是做学生的时候,她们十多个孩子,就经常在那棵杨树树洞里藏“迷互”。“文革”破四旧那会儿,那棵记录着芦庄村人乡村记忆的古神杨树,终于被作为封建余孽给刨掉了。或许是有神灵相助,那棵大杨树被刨掉不久,在原庙宇的东北百米开外,老杨树竟然又伸出了树根,长出了一颗仔杨树,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棵大神杨。芦庄学校因为安仁教育布局调整合班并校,被合并到了孙庄小学。
2012年,由芦庄村杜道明书记领头,村民杨吉峰负责施工,杨吉山、杨学臣负责安装,杨希泽及两个儿子负责善款投资。“众人划桨开大船”,经过大家不懈努力,终于在原来庙宇的地基上,建成了一座新颖别致的“菩萨庙观音堂”。回家路上,母亲和我畅谈着芦庄的一幕幕风景,对芦庄村的发展变化,感到由衷高兴。如今的芦庄村,绿树环绕,街道整齐,卫生干净,村风淳朴,民风纯正,人们致富路上干劲十足。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村里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安仁镇前列。王河北,山东禹城人,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作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时爱好读书、上网学习、旅游、喜欢村史及民间故事的挖掘与整理。
文章散见《德州日报》、《德州晚报》、《禹城市报》报刊,《山东金穗文学》《鲁北文学》《德州》《禹城文萃》《禹城与禹文化》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