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国宝级浮雕,被盗流落美国成为镇馆之宝,如今有了真人版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山河动荡,支离破碎,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巧取豪夺,趁乱盗卖宝物,包括十二生肖在内的一系列国宝流落海外,至今不得归国。今天小女子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龙门石窟国宝级浮雕《帝后礼佛图》。其中,龙门石窟就是佛教代表巨著,作为皇家石窟,龙门石窟的开凿彰显着佛教在北魏鼎盛时期的到来。两者均为镇馆之宝!
Date: 2022-09-16 08:17:03 | View: 38

龙门石窟国宝级浮雕,被盗流落美国成为镇馆之宝,如今有了真人版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山河动荡,支离破碎,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巧取豪夺,趁乱盗卖宝物,包括十二生肖在内的一系列国宝流落海外,至今不得归国。今天小女子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龙门石窟国宝级浮雕《帝后礼佛图》。最初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举改革,实行汉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兴佛教,由此,被战乱毁坏的寺庙得以重建,佛教在北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龙门石窟就是佛教代表巨著,作为皇家石窟,龙门石窟的开凿彰显着佛教在北魏鼎盛时期的到来。

石雕古代镇宅龙雕塑

是北魏宣武帝为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祈福而修建的,花费巨大,耗时23年才完成。《帝后礼佛图》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其一《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其二《文昭皇后礼佛图》。和云冈石窟不同的是,《帝后礼佛图》已经开始摆脱古印度的犍陀罗风格,加强了中原本土文化的艺术色彩,作品变得单薄平浅,人与人的空间、人体的曲折起伏都用线勾勒,特别是衣纹的处理,格外舒展流畅、疏密有致,颇有汉代画像砖以线求形的神韵,表现出中国民族文化与外来佛教艺术的很好融合,可以说,《帝后礼佛图》是我国雕塑史上的珍品。《帝后礼佛图》北段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诸王、中官及手持伞盖、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簇拥下,缓缓行进的场面。

锻铜龙凤浮雕222

南段中,文昭皇后莲冠霞帔,一手拈香,后随两个戴莲冠的贵妇,在众宫女的前导、簇拥下迎风徐行,方向与北段相对。返回北京后,普爱伦勾搭上了当时的古董巨商岳彬,岳彬利欲熏心,毫无爱国之心,承诺在五年之内将《帝后礼佛图》运往美国,而普爱伦则付给岳彬大概五万银元。丧心病狂的岳彬买通了洛阳守军,将《帝后礼佛图》凿成小块分批运出,然后运输到北京,再根据照片进行粘接和拼装。其中浮雕头部比较完整,复原难度不大,但浮雕的躯体由于支离破碎,粘合难度太大,为向普爱伦交差,岳彬将无法复原的地方进行了复制。

不锈钢鲤鱼跃龙门景观雕塑

就是这种见不得光的勾当,使我国瑰宝流落海外,现在《北魏孝文帝礼佛图》藏于美国纽约市艺术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岳彬也因为倒卖文物被判入狱,最终在悔恨交加、羞愧难当中死去,但是他的盗宝行为却成了今天所有华夏子孙的痛。2021年4月28日,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的礼佛台上,肃穆威仪的“北魏孝文帝”与端庄华贵的“文昭皇后”在侍从的随侍下徐徐而来,拈香礼佛…一场真人演绎,让人仿佛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魏,生动再现了《帝后礼佛图》浮雕上的盛景。

晚霞红龙生九子石雕

流失的国宝以真人再现于世人面前,不仅是将传统文化以现代方式呈现,更是对盗宝无耻之徒的响亮耳光。虽然你们盗走了我们的国宝,但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承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