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82年前,来自丹麦奥胡斯的国际友人辛德贝格漂洋过海来到南京,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和救助了中国难民。82年后,两位南京本土青年雕塑家联合丹麦艺术家一同为他立像,乘风破浪,把他送回来时的地方…在丹麦奥胡斯市马瑟里斯堡纪念公园,辛德贝格面朝大海,张开双臂,迎接着东方升起的太阳。两年来,南大鼓楼校区田家炳楼的创作室是他与同事傅礼成最常在的地方,无数灯火通明的夜晚,无论窗外花开花落,心跳只随着手上的泥巴波动。”南京大学雕塑研究所在塑造史实类重大题材、英雄人物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艺术视角,尚荣、傅礼成也曾跟随着老师吴为山一同参与完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组雕等等。
“这次与丹麦艺术家莱恩·德森提克一同创作辛德贝格塑像,有着很特别的体验。我和傅礼成负责雕塑主体造型创作,莱恩·德森提克负责‘希望之门’的设计。整个过程,我们既有互相到访交流见面,也有邮件沟通,尽管身在异国,但很顺畅。”回忆创作初始,尚荣和傅礼成虽听过辛德贝格的故事,但其实并不算很了解,“所以当我们接到这个任务后,首先做的是揭开尘封的历史,走进辛德贝格。”1937年12月初,26岁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南京建立难民营。在106个日夜里,辛德贝格和他的难民营为超过2万名中国难民提供了庇护。
当年的中国人赞许他“见义勇为”,称他为“中国之友”。辛德贝格的义举逐渐成为传奇故事,在中丹两国广为传颂。“他是一个传奇人物,雕塑创作过程中,形象也愈加清晰,浮现眼前。”尚荣说,“我们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图书馆里找到了多张他的照片。但无论是什么时候,他总是以诙谐活跃的姿态笑对镜头。”经过反复推敲、锤炼、理解后,尚荣和傅礼成开始了实际创作。我们不太拘泥于抠某一局部细节,线条爽利、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试图塑造出一个英姿挺拔的、帅气的,人们希望的英雄形象。尽管我们努力去靠近,但因为被历史老照片的形象束缚着,生搬硬套,便显得很封闭。
可以说,相机定格下的这一瞬间不足以反映他的一生,更是少了人物的灵性。”尚荣说,“为此,我们两人特意去丹麦奥胡斯走访体验,与当地人沟通,观察他们的生活。总结下来,就是热爱自然、崇尚健康、注重环保、喜欢运动等等,那么,我们想,这应当也是辛德贝格身上所带有的特征与能量。”随后,他们几易其稿,无论是圆雕头像的形式,还是举着国旗守护难民时的样子,亦或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形象…“未来欣赏这个雕塑的观众,将会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们,怎么才能介绍好这段历史呢?
”认真思考后,尚荣认为,他心中的辛德贝格应当双臂舒展敞开怀抱,欢迎难民们的到来,拥抱和平。辛德贝格用这一动作,来诠释无私庇护南京平民的博爱和勇气。待小样捏好后,这一次,尚荣把定稿方案发给,请她把关。不出多日,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角度给出了她的想法,即在雕塑之外添加了两个45度角交叉叠加的空门柱——它是“希望之门”,是战乱中守护城市和百姓的城门化身,是跨越生死,阻挡战火,守卫和平,指引希望与未来的象征。
除此之外,经沟通和多方建议,塑像底座上还特别加入了一块“城墙砖”设计,它是威武不屈英雄精神的象征。在南京的至暗时刻,古城墙如卫士一般阻挡着战争与屠杀,保护着城民,每一块城砖都是历史的沉淀。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去了解,去浮想,去揣测,我们跨时空在对话…所有的创作在这片他曾经短暂居住过、保护过的土地上酝酿、发酵。”尚荣说,“南京也是我和傅礼成生长的地方,在这方水土的滋润下,我们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带着深刻的城市烙印,向世界讲述美丽的南京故事。
”8月31日,“辛德贝格雕塑”落成揭幕仪式在奥胡斯市马瑟里斯堡纪念公园里举办。以此为起点,未来两市还将在文化、经贸、和平等各领域展开多项务实合作。如,共同发起’s和平公益行动,唤起人们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人类和平“添砖加瓦”。1937年12月-1938年3月,辛德贝格在中国南京参与设立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庇护并救助难民。”这是雕像基座上刻印的铭文,以中文和丹麦语两种语言镌刻。
而辛德贝格的人道主义精神,将在人类的群星里,永久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