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原本是一片田野、江滩和荒坡,砂砾遍地,杂草丛生,因为地处南昌之北,人们叫它昌北。夜沉静,灯火孤,一江水寒,溟濛中有丝淡淡的哀愁和憾意,孕着期待。初入职场,囊中羞涩,客居于昌北,或奔波于开往郊外的公交,或骑车穿梭国道,那田、那林、那塘、那坡,深印脑海。每每周末闲暇,便捎幼儿田沟摸鱼捉虾,不亦乐乎,一片田园风光,一番周末情趣。九八那年,洪水百年一遇,倚立落成不久的新八一桥上,看赣江涌出,昌北汪洋一片,叹息不已,更多为穿梭大堤的人们感叹,人潮沙包筑成一道炫目防线,昌北便是一副战天斗地抗洪图,洪水退去,空留沼泽,还有村民眼神中透出的感激和渴盼。
有言鸿鹄滩,即水鸟栖息地,但那片红土,伴着沙滩瘦谷地,兴许更贴切。年轻多梦,那梦长长的,梦中,荒地矗起了高楼,穿梭着车流,夜色中一片银河,一如大上海的浦东。梦中,赣江放牛的中心河滩成了公园,恍若橘子洲头,那梦很美很甜。洪水浸过的堤坝,有了建筑者的身影,荒滩顷刻无影,防洪堤变成一道靓丽风景线,蜿蜒伴江数十里。江西历史,南昌人文跃然墙上,点缀的是秋水广场、长天广场、摩天轮、傩园,还有地域文化瓷板画。
江风水韵,一头连章贡,一头通鄱湖,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傲告游人,或居世界前茅,或领人间风骚,让无数人驻足捕捉最美的光荫。红谷滩中心长出了几幢小楼,立起了一座雕塑,通红通红的,取名“崛起”,红是色彩是基因,见证跃动的脉博,见证向上的奔放的力量。20年前,我走进小楼,入夜散步,灯火微弱,路阔人稀,心留孤寂。登临双子塔,高楼入云,孤峰耸天,楼宇参差,顾盼生情。
俯瞰新城,车水马龙,流光溢彩,蔚蓝天空,花鲜草美。新城,金融商贸之首地,绽政治文化之花朵,还让梦幻的与人们一同抚今眺远。徜徉街中,脚步被浓郁的商业气息和现代都市气息包裹,热闹而风流。从红谷滩、凤凰洲、红角洲,到前湖、九龙湖、生米,实现428至175万平方公里的拓展。脚下地铁,从一到四,如动脉,贯通城市角落,如血液,畅达人体经脉,如年轻的心脏,透出蓬勃生机。七所高校迁居于此,育人科研花绽,商务会展入景,高科企业鳞次栉比。写字楼里步履匆匆的年轻人,让人感觉这不是梦,而是都市勃发的魅力活力。
每每蓝穹艳阳,楼宇突兀触角舞动,向着碧空舒展新城大美。抛开梦,还想寻觅当年骑车、带儿的乐趣,却杳无踪迹,满街小黄车送走了蹬脚踏车的年代。除了那个牛行车站,曾是八一起义、南昌解放的运兵地,再找不见昌北的旧痕迹。叠加的,是海军退役的“南昌舰”,永远定格在赣江畔,是建军雕塑广场,是布满退役兵器的军事主题公园,俨然红色文化教育佳地。沟壑变通途,荒滩变高楼,沙滩变城市,水塘变乐园,这便是红谷滩,比海市梦境更美,不仅有声光盛宴,更有鸟语花香,潮流前线。
夜逛金街,银色满天,特色小吃、传统工艺牵着这块土地的过去和未来,从街中市民脸上绽放的笑容,哪里还有早先的贫瘠,只有那颇具特色的南昌话,让你相信这个江西历史最短城区的质朴。更有那秋水长天一色,喷泉音乐共舞,长虹卧波,处处是闪烁光影,熙熙人流,路人无不为此赞叹。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华市区,从不足千人的沙井村,到数十万人的红谷滩,20年匆匆掠过,20年换了人间。这不是梦,这是一代代人寻梦的作品,这幅作品,满是寻梦者的汗水和足迹。
领略安适美丽,感受时光流逝,岁月静好,再寻觅梦的起源、梦的连线,心好释然。我们的祖国,不正是在代代寻梦者的行进中,从一块砖一片瓦砌成的音乐声中崛起的么?音乐声中,那幅画日日添色,仿如听到蓝天过滤、金枝绽放的声音。这不是梦,只是寻梦者的记忆,他们书写了一座新城“低碳、生态、智慧、文化”的荣光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