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颠沛流离,一生诗情画意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在去世的前三个月,苏轼途径金山寺,即兴写下了的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也算是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可以说,他的半生都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可他凭借顽强、开朗的心智,让这半世的滑轮梯都显得意兴阑珊。历经半世的颠沛流离之后,归来依旧是诗情画意的苏东坡。这样的苏轼,我们不仅爱他的诗词,更爱他的人!
Date: 2022-09-21 08:49:09 | View: 43

半世颠沛流离,一生诗情画意

黄州是苏轼第一次贬谪的地方,惠州是他第二次被贬的地方,最后再一次贬到儋州去。如此说来,黄州是他遇难的地方,惠州是他生活得更不好的地方,儋州就更不用说了,而他一生的功绩,却几乎全是在这三个地方所体现。可以说,他的半生都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可他凭借顽强、开朗的心智,让这半世的滑轮梯都显得意兴阑珊。沿途被贬之路,却留下了西湖苏公堤和黄州东坡肉的千古美谈。贬谪之后的他,不再只有文人的傲骨,更是于平常生活中雕塑出更加立体的文人形象,这才是最接近本真的苏轼,苏东坡!

北宋文学家苏轼铜雕

在经历过“乌台诗案”之后,第一次被贬的黄州之地,是苏轼的精神地标。在这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顿悟,给了他喘息的机会,也逐渐领悟了道家和佛家的智慧,使他的精神世界里多了一份宗教的宁静与超脱。——《定风坡》解决了思想困扰的他,转身便拿起锄头耕种着东面的山坡田地,这是为了改变眼前的经济困境。也是在片土地上,他耕犁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并给自己起了一个“东坡居士”别称。此时的他,知道了人生中的不易之处,也更加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趁着年华尚在,索性随性一番,所以跟着好友深夜出城、喝酒吃肉、翻墙而归!

书画家苏轼人物铜雕

这段时期,他发明了“东坡饼”,到后来的“东坡肉”、“东坡笠”,这些足以看出他虽身处逆境,却也在贫穷的生活中探索出了许多新奇、乐观的世界。这种精神境界的改变,在他的不断迁移中也在不断地升华。面对一波三折的人生逆境,他将别人的嘲讽转化为人性的宽容和温暖,在其中衍生出对生命的感慨和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虽然他的人生际遇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总的看来还是幸运的。

玻璃钢仿铜苏轼头像雕塑

回家时,半夜敲门不应,重回江边所作的《临江仙》,清旷飘逸......这些乌龙事件,也是他在死亡边缘徘徊之后,重获新生的了悟。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个方面,苏轼让我们见证了一代伟人的蜕变。柔奴的“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给了他全新的价值观;对朝云写的词和墓志铭抒发了他的眷爱与感激之情......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春景》每个人生来都不是大彻大悟的,想要达到某种境界,必须要经历过一番“凤凰涅槃”,秉性乐天的人也是如此。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涅槃”之中浴火重生,能在当中存活下来的,都是真正的“王者”,而苏轼就是。

古代名人文学家书画家铸铜苏轼雕塑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