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位于奥地利梅尔克镇的一座修道院,以其图书馆珍藏大量古籍而闻名。这座修道院由奥地利巴洛克的代表建筑师雅格布·普兰陶尔设计。从图中可以看到,里面的线条轮廓不是圆的,而是有点变形的椭圆。穹顶等部分的基本设计,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等人完成的。都戏剧性地给历史留下了一个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典故。
同为雕塑家兼建筑师,他俩都是马不停蹄地雕塑再雕塑,设计再设计。贝尔尼尼的代表作超级多,其中一件是下图中的《圣特蕾莎的狂喜》。我当初去位于罗马的特米尼中央火车站附近的圣玛利亚·德拉·维多利亚教堂看这件雕塑的时候,曾遇到一位以前认识的老外。戏剧性的展现了三为女神因金苹果、因争夺最为美丽的女人产生的纷争。
我的那位朋友是个留着长头发的摄影师,一个三观很美国的美国人。他看到这件雕塑时惊呆了,“竟然将这种作品摆在教堂里,意大利人真是匪夷所思!”按照新教的伦理观念,这件雕塑一点都不端庄,简直乱来,而在信奉天主教的人眼中,“反正都是拜神,拜漂亮性感的圣女才不亏”,他们不认为这与虔诚的信仰有什么矛盾之处。她从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各时期的杰作中汲取养分。
这件雕塑所反映的故事本身就很大胆——西班牙的一个叫圣特雷莎的修女,某天做梦时梦到天使现身,然后被天使用燃烧的箭刺穿身体。这件雕塑被放置在墙壁上的一处椭圆形的凹处,光线从上方的天窗落下来,洒在黄铜线上,看起来就好像有金色的光芒在闪耀。这个时期的喷泉主要是巴洛克风格。
两侧的墙壁上雕刻了教堂的赞助者——科尔纳罗家族的成员,他们仿佛坐在歌剧院包厢里的观众,正探头探脑地打量着舞台上的圣特蕾莎。贝尔尼尼不仅是雕刻家、建筑家,还是一位画家,甚至写作剧本,担任导演,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在生活和艺术上始终一帆风顺,一生服务于教廷,为罗马的巴洛克建筑和雕刻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十七世纪的欧洲建筑艺术主要集中在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