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致使大批珍贵文物流落海外,其中四尊十二生肖兽首最引人关注,收藏家们开出天价竞拍,更有奸邪的文物贩子试图偷盗这些国宝。在险象环生的寻宝路上,被中国文物专家关教授父女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一向惜金如命的他在最后关头放弃了金钱,转而加入挽救国宝的队伍,最终将寻回的兽首归还中国。今天,十二生肖兽首中的马首时隔160年重回圆明园,也再一次将人们的记忆带回到那个万园之园诞生的朝代。在这个雨果笔下恍若月宫的地方,曾经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在满族人入关建立大清王朝半个多世纪之后,一个来自罗马的传教士到达了大清帝国南方的港口——广州,从这里北上前往都城北京。18世纪中期,清政府的统治者严格禁止西方人进入中国,只有传教士例外。耶稣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28岁的意大利人郎世宁从此开启了半个世纪的中国宫廷生活。他最初作为宫廷洋画师进驻如意馆,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设计。在1707年就开始建造、占地约350多公顷的圆明园里,就有很多他的艺术结晶。比如,中国清代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60年时,乾隆皇帝曾下令在长春园内修建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欧式园林景观,郎世宁就是当时的设计师,主持设计了园内最大的西洋风格建筑——海晏堂。

于是他协同来自法国的水法设计师蒋友仁,依据中国古代计时器“铜壶滴漏”的原理设计了十二生肖造型的“水力钟”,十二件圆明园人身兽首铜像就这样诞生了。铜像的身躯是石雕的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和身躯之间中空连接喷水管,昼夜12个时辰里,每个时辰都有相应的代表动物喷水,以此计时。正午时,12个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场面极为壮观。尽管郎世宁最初的人体雕像创意没有付诸于实践,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兽首铜像的设计其实也融合了西方的艺术风格。

而12生肖中牛首的犄角则是沿水平方向向前生长,然后上扬翘起,整体呈现水平放置的“S”形,这就是融入了西式风格的典型设计。此外,与中国古代生肖雕塑拙朴雅致的气质不同,12兽首的神情炯然,活灵活现。铜像表面,还可以看到根根分明的身体和绒毛和面部纹理。比如马首的马鬃、猴首的脖颈、猪首的鼻子褶皱等,每一个兽首表面的细微之处都是非常精细的錾工刻画,清晰逼真。

尤其是马鬃的造型,背面看起来和人类飘逸的长发十分类似,这与西方的画作有很高的重合度。而中国传统画作中的马鬃常常是“毛寸”,很短而整齐的一丛。虽然有声音指出,12生肖兽首铜像在制作工艺上并非罕见,只是一个功能性的喷水龙头。但百余年来,它们身上承载的是国人对那一段历史的感怀,它提醒我们,人类文明空前璀璨的年代,曾有这样一场浩劫。如今我们在寻找12生肖兽首铜像和所有失散海外的文物时,也是在传递这样一个声音:

历史文物不是某一个体或是国家的财产,这是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我们有责任将这些铭刻时代烙印的智慧结晶保护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