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穿越到了2021年,先打卡了成都博物馆,然后来到金牛区,而后又去逛了牛王庙和牛市口——请问这句话里隐藏了几头“牛”?如果你知道属牛的蜀汉开国皇刘备,重约8.5吨的石犀,五丁开道、石牛便金的传说,还有牛王庙和牛市口的著名地名,你会不会发出惊叹:对于三国铁粉而言,最著名的属牛的名人莫过于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根据武侯祠博物馆官微的介绍,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23岁的刘备得关羽张飞等人,投入镇压叛军的行列,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等手下,初露头角。

公元211年,他率军入蜀,两年后攻取成都,自领益州牧。公元221年4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称帝后3月即率大军伐吴,在夷陵大败。刘备败退至白帝城,一病不起,于公元223年4月病逝,享年63岁。他一生弘毅宽厚,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像极了埋头苦干、不求回报的老黄牛。在成都武侯祠,还有惠陵、昭烈庙、刘备雕塑供后人拜谒。

1973年11月的一天,今成都市区天府广场北侧,施工器材的轰鸣声打破了平静,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当打桩机钻头将建筑桩打入地基时,碰到了一个坚硬无比的“阻碍”,它就是天府石犀,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轰动蜀地的惊世石兽。囿于当时的考古技术,石犀回填近40年之后,直到2012年,为配合四川大剧院的修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原电信大楼所在地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一个寒冷的冬日,石犀在距地表3米以下的地层露出了真容,并以倾倒侧卧的姿态出现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眼中。

石犀整体像牛,但角和蹄的特征让考古人员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头犀牛。它长3.3米,宽2.1米,高1.7米,重约8.5吨。当时这件硕大无朋的石犀侧卧在土地里,如今经过了考古工作者的修复之后,在成博新馆开馆之后成为镇馆之宝,萌萌的样子深受观众的喜爱。古人不太明白物种的分类,把犀牛笼统地认为是牛,实际上,名字里带牛的犀牛、蜗牛、天牛并不是牛。动物学家介绍,牛是哺乳纲、偶蹄目、牛科,但是犀牛是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犀科,严格来说,犀牛和牛并不是一种动物。
西汉儒学大师扬雄著作的《蜀王本纪》、西晋方志鼻祖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了五丁开山的传说。相传是在古蜀开明帝时期,大力士五丁力大无比,可以移山。秦王想攻打蜀国,放出风声,他有五头石牛,吃的是草、拉的是金。于是,蜀人自掘坟墓,尽管石牛到了成都就成了金牛,尽管金牛道开辟了通往北方的通道,但这也为秦国攻打蜀国埋下伏笔。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老师说,这条金牛道让“石牛便金”和“美女入蜀”都沿着蜀道来到西南。
这条长约千里的秦蜀通道,已经沿用了千年,直到今天,宝成铁路和108国道依然以金牛道为基础来建设。成都有许多以市场、作坊命名的街巷,比如盐市口、牛市口、骡马市街、草市街、暑袜街等等。清代和民国的时候,每年十月初十,牛市口要举办牛王会。早在秦代的时候,我国就有牛神崇拜,在宋代开始将牛神称作牛王,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牛王庙,用以保佑耕牛不遭瘟疫。
为了让耕牛卖一个好价钱,他们给耕牛披上红布条的装饰,还要在牛角上挂一个糍粑。如果牛贩子的耕牛夺得魁首,不仅奇货可居,还能额外获得饲料作为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