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喜欢读《孙子兵法》、《左氏春秋》等书籍。他同样拥有远大的抱负,只不过文将和武将的抱负是有出入的,但是最终目标却是一致的,虽然表达方法不同但目标相同,他有铁骨也有柔情,他将军队治理的井井有条,获得百姓的赞扬,他也是非常亲民的,是我们国家的大将。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一次,岳飞奉命驻守竹芦渡,用疑兵之计打败金军,因功转武功郎。1129年正月,岳飞奉东京留守司的命令从守卫北宋皇陵的驻地西京河南府返回开封。杜充出于排斥异己的动机,命飞向守城将领张用、王善袭击。时王善驻扎城东,张用驻扎城南,岳飞、桑仲、李宝诸人驻扎城西,均负有守卫京师重任。

飞不愿自相残杀,婉言推辞,但杜充以军法问斩相威胁,勒令飞出兵。飞有以往擅自脱离王彦的教训,无法抗命,只能出战,南薰门之战,以八百人击退张、王部数万人,以功升武经大夫。王善攻打淮宁,张用不从,引军离去,自此成为游寇,后终被岳飞收降。自春至夏,飞随陈淬多次与王善作战,王善率部东流西窜,最后降金。1140年五月,发动政变掌权的完颜兀术废除对宋和议,亲统大军,以山东聂儿孛堇和河南李成为左右翼,取道汴京向两淮进军;

宋高宗原不同意岳飞出兵,后恐顺昌有失,便命飞发兵救援。岳家军在鄂州已整训三年,岳飞接诏后,立即派张宪、姚政率军东进,援救顺昌。六月下旬,当西线金军受阻,东线顺昌解围,局势稍有稳定,高宗便又命司农少卿李若虚向岳飞传达诏命,谕飞“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岳飞向李若虚陈述他恢复中原的谋略,若虚素主抗金,他不顾矫诏之罪,主动支持岳飞北伐。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对于一些很有贡献的人来说,我们舍不得他们的离去,需要用一些别的东西来纪念他,让人们记住他的伟大和贡献,然后就有了传记,有了人物绘画,也有了人物雕像。

不可否认,这些大型人物雕塑的存在很好地体现了它的作用。我国的文化决定着我们的人物雕塑大多数是以真人实物为模板雕刻出来,并不像美国、英国那样,是在艺术和想象之下塑造出来的。这也充分的说明我国是以含蓄真实美的手法来表现,缺点就是略显呆板,不过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个城市或是县城活了起来,因为这些矗立于各个城市大街小巷的人物雕塑,不仅美化环境,还为我国做出功勋伟绩的人物塑造了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延续了我国的历史文化。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则是“精忠报国”。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

始修于明代的《唐门岳氏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为岳飞所刺,但《宗谱》晚出,此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岳母刺字”的演义故事则最早见于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说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响广泛,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宋时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多。岳飞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仅用了一次“恩例”,还是为张所之子张宗本而用。

“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虔城百姓暴乱时曾惊扰孟太后车驾,被岳飞平定后,高宗密旨屠城,岳飞冒险屡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是岳家军的口号,也是真实的写照。所以岳家军所到之处,民众无不欢欣围观,“举手加额,感慕至泣”。如此赏罚分明官兵同心的军队,自然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岳飞训练了一支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的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令金军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号。岳飞在15年的戎马生涯中指挥了126次战役,从未失败,堪称常胜将军。他的精忠报国的爱宋思想、光明磊落的浩然正气,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的相同点便是都是为国。他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喜得人民的爱戴,即使他现在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和他的贡献永远里存了下来,他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去领略其中的含义,去将自己变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