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之父的毕生代表作

此作受中共中央编译局委托创作,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封面 自1956年出版以来,历次出版印刷总数超过1500万册。以此为镜,刘开渠的《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不但完美地展现了艺术家在艺术语言方面的炉火纯青,更见证了其对于人类之不朽精神的永恒追求。
Date: 2022-09-24 08:09:48 | View: 123

中国雕塑之父的毕生代表作

此作受中共中央编译局委托创作,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封面自1956年出版以来,历次出版印刷总数超过1500万册。此作被中共中央编译局、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刘开渠纪念馆收藏。在新中国的雕塑创作历程中,刘开渠注定是一个被共和国,被人民所铭记的名字。作为二十世纪初即留学欧洲的前辈艺术家,1928年刘开渠赴法勤工俭学,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学习。是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汉白玉头像雕塑

留法期间,刘开渠曾与吕斯百、常书鸿等人发起组织中国留法艺术研究会,以撰文、译文和发表作品,向国内介绍欧洲绘画及雕塑艺术。回国后,刘开渠积极投入到“文化救亡”的伟大运动当中,创作了《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等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又领导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工作,创作了其中《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及《支持前线》、《欢迎解放军》等重要雕塑作品,并被周恩来总理亲自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刘开渠创作了一批颇能表现人物生动个性的领袖像雕塑作品,而《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即是其中之一。在理论上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行。

玻璃钢仿铜马克思雕塑

该作品是艺术家专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封面而设计,随着后者在全国范围数以亿计的广泛发行,不但令刘开渠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师,也为新中国美术史铸就了不朽的典范。56年我在人民出版社工作时,我们要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要做雕塑,我马上就想到了刘先生。为书做浮雕是很难的,是特殊的做法,要薄,厚度均匀,又要有立体感,又要形象生动…创作于1956年的《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为典型的浮雕作品,为追求构图的均衡与完整,艺术家采取了经典的圆形构图。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及其学说来说。

伟大的革命家马克思雕像

头像选取二分之一侧面,人物五官的比例匀称、结构准确,在技巧上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微妙的体积变化,追求一种简洁有力,崇高而庄重的视觉、心理效果。与此同时,刘开渠极其注重对于人物性格与精神特质的深入挖掘,力求做到“应物象形”与“传神写照”。在人物具体刻画上,刘开渠严格秉承欧洲古典雕塑之传统,讲究解刨准确,造型朴实严谨,手法细腻含蓄;教育马克思小时候接受父亲海因里希马克思的家庭教育。

玻璃钢仿铜伟人马克思雕塑

同时又融汇了中国传统雕塑的洗练、单纯以及对以线塑形的高超技巧,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雕塑语言。在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大思想家及革命领袖的表现上,刘开渠可谓费尽心力,精益求精。首先,艺术家以精准的轮廓线勾勒出人物头部,而象征智慧摇篮的双额尤其宽阔而生动;其次,人物双眼目光深邃而笃定,在宁静的氛围中传神地表现出马恩二人眼观世界,洞察风云的思想家气质;最后,艺术家以充满动感的线条刻画出人物的须发,顿时令二人各异的性格特征跃然而出,为如此严肃的主题顿添了灵动的气息,令作品充满了鲜活的“人的温度”。马克思独自安然无恙、巍然屹立。

铸铜名人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头像雕塑

“我的巴尔扎克像,他的动态和模样使人联想到他的生活、思想和社会环境,他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离的,他是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以此为镜,刘开渠的《马克思•恩格斯浮雕像》不但完美地展现了艺术家在艺术语言方面的炉火纯青,更见证了其对于人类之不朽精神的永恒追求。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