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牛山,地处石马镇南沙井村以北,淄井村以南,山上亭台楼观错落有致,摩崖碑刻众多,诚一方胜境也。大年初三,喜逢今年第一场春雨,雨中登山,景色朦胧,人迹寥落,既无游人之喧嚣,又无尘事之纷扰,别有一番逸趣!云路——淄博市最大的摩崖石刻,1942年国育东书。鼻子前端的角是所有犀牛中最长的。

国育东,刘家台村人,《续修博山县志》主要撰稿人,诗文书法俱佳。金牛山唤龙门、蛟龙台、太平观、接瑶池等石刻均为张焕宸书丹。张新曾,字焕宸,博山西关人,民国时曾任博山商会会长,著名书家。太平观内额“回头是岸”,王凤藻书丹,风雨竹石刻系临颜文姜祠“笼泉洒润”画碑。白犀牛通过吃草控制草原植被的生长。

日寇占领博山后,博山、莱芜的部分古籍、书画曾藏于金牛山,1943年农历六月,日寇扫荡金牛山,大肆劫掠后,将剩余藏书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