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在甘肃省博物馆最后看完的一处展览,这里几种展示了佛像雕塑及相关佛教的一些物品,因为时代久远,有些雕塑是被修复过,有些依旧保留着曾经的摸样,而这里融合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令人恍惚间到了一种佛的世界一般。

随着时代的发展,铜佛像雕塑开始出现,而且大部分的铜佛像大多形体较小而精致,供奉于佛寺和信众家中佛龛,或纳藏于佛塔地宫之中,从古流传至今,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我国境内第一座石窟寺,是新疆拜城修建的克孜尔千佛洞,从公元2-3世纪开始,佛像开始由大月氏经过中途各自,中国西部一直到中原地区。

作为一个外来宗教,从西部传到中原至今,早已融合变迁历经数年前的磨合,逐渐成为国人认可的雕像模样,我们心目中佛的形象开始定位。在佛教寺院中,供俸多种佛像,因其身分不同,佛像的形象、材料、种类也不相同,佛相依其身份,可分为佛、菩萨、明王、天等数种。

实际上,佛文化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地方文化区域也有了不同的方向,逐渐在流传中出现了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文化不同,佛像的面相造型也不同。面相圆润丰满,温和,慈祥,不怒自威,色彩因时代而变,鲜明,轮廓清晰,后期的树脂佛像会更加精致细腻,栩栩如生。

凶愤容颜居多,女神像,男女双身像,造型多变,有时候看似眼花缭乱,得深刻体会,方能明白佛容颜越凶,越代表善的一种意境。无论佛像怎样表现,其实都是整体才是完整的,但是在展览的所有佛像中,几乎只留下头部雕像,而其余的部位早已不知道所踪,这难免令人遗憾。

在佛学的角度来说,即使是身躯受损,但是意念早已遍满宇宙寂静之无色无形的理佛,便生成了法身佛。无论是法、报、应三身,都是一种造化,一种信仰的意念传承,或者存留。我们无法挽回那些失去的,但是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即使是残存的,流传至今的最美宗教痕迹,佛像,代表了时代变更的历史,代表了信仰起伏波澜。

自媒体人,资深的旅行家,旅行视频博主、微博签约自媒体、时尚旅行达人、微博旅游玩家、乐途专栏作家、途牛大玩家、去哪儿聪明旅行家、高级试睡员,网络电台,用文字、声音诠释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