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是一座千年古都,齐文化、陶瓷文化、聊斋文化闻名海内外,在全域公园城市规划中,注入文化新内涵,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重要的一环。”采访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专班规划专家告诉记者,规划彰显文化特色,明确发展策略,这方面增色不少。根据规划,我市各区县特色文化彰显,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挖掘、整合现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新模式,促进淄博文化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提升淄博文化产业。

齐文化作为淄博地域特色文化的大体系,更是在生态空间中多维度体现,规划中文化注入公园绿地、城市绿道等生态空间,各类专类文化公园也丰富了市民们的生活空间。”专家说,在规划中,中心城区各区特色文化引人关注,比如博山区以孝文化为主题,陶琉文化、焦裕禄文化、赵执信文化为补充;淄川区以聊斋文化为主题,鬼谷文化、民俗文化、工矿文化为补充;

周村区以周商文化为主题,美食文化、漕运文化、丝绸文化为补充;张店区以工业文化为主题,昌国文化、冶铁文化、龙山文化为补充;临淄区以齐文化为主题,晏婴文化、管仲文化、蹴鞠文化为补充;桓台县以曲艺文化为主题,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渔洋文化为补充;高青的黄河文化、沂源的山水文化融入补充,共同谱写了淄博特色文化的新篇章。规划考虑多元化的地域特色文化,统一纳入齐文化体系中,重点加强对鲁商文化、聊斋文化、陶琉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研究、整理、挖掘,厘清古代齐文化的传承流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将之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以齐文化为主题主干的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规划将文化注入生态空间,重点是规划文化专类公园,激发文化活力,扩大文化影响。

规划文化主题公园6类,包括博山区颜文姜文化主题公园、淄川区聊斋文化主题公园、周村区周商文化主题公园、张店区黑铁山工业遗址文化主题公园、临淄区晏婴文化主题公园、桓台县曲艺文化主题公园。抽象文化符号,将文化注入城市绿道建设,规划文化主题绿道段,包括博山孝文化绿道段、淄川区聊斋文化绿道段、周村区周商文化绿道段、张店区工业文化绿道段、临淄区齐文化绿道段、桓台县曲艺文化绿道段等。

规划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一区县一书城、一镇街一书吧、一村居一书屋”15分钟阅读文化圈,打造书香淄博。强化文化休闲公共空间,依托各类绿地、广场、滨水、文化空间,丰富日常文化活动网络,打造一批活力文化街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文化休闲公共空间日益增加,一大批文化设施进入公园、绿地,淄博人民公园的“公园图书馆”,天天人气爆棚;各社区打造的各类文化书吧更是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规划打造公园城市文化雕塑体系,通过整合淄博文化资源,将雕塑纳入我市全域公园建设中,转换文化呈现方式。规划构建“两点、两线、多窗口”的城市文化雕塑体系,其中两点是组织以齐文化、陶文化等地域文化为代表的雕塑公园,推动齐盛湖雕塑公园和中央公园综合体雕塑公园建设,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塑造城市雕塑文化体系,通过雕塑公园将松散的文化资源整合为有机系统,并融入到城市空间,赋予文化新形式。两线是按照古今融合、突出特色、均衡布置的原则,规划东西两条雕塑文化轴线,包括孝妇河文化轴线和淄河文化轴线,形成两道独特的雕塑艺术长廊,实现特点纷呈、亮点不断、景观延续、文脉衔接的雕塑系列布局。

多窗口是结合“齐风陶韵”的城市文化特色,从雕塑材料和雕塑承载的文化内涵入手,结合城市重要交通入口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布置城市雕塑,构建多节点城市雕塑文化网,实现文化全面繁荣。规划加快布局文体设施,在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中凸显文化体育功能,丰富文化设施,打造高品质“15分钟文化健身圈”,实现“公园搭台、文化唱戏”,满足群众对文体设施的需求,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快布局书房书吧,规划各区县在城市公园中至少建设或规划1处城市书房或城市书吧,在乡镇公园中至少建设或规划1处乡村书吧,逐步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公园主题阅读品牌。加快建设体育设施,根据合适的公园点位、周边的居住人群,在不破坏公园整体景观环境,且公园绿地率不低于75%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小型多样,按照体育工艺、体育标准规划建设球类、步道类、广场类、器械类、休闲类等公共体育建设设施。

加快建设文化驿站,各区县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村镇公园至少建成1处文体驿站,实现“公园搭台、文化唱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体育需求。公园里有书吧,社区里有图书馆,村里有文化驿站,各类文化、体育设施遍布公园、社区。路边有雕塑,门前有健身设施,城市里的这些“公园元素”,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地融入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