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贤相诸葛亮曾被指控“狼顾虎视”,这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的口碑向来很好。史书记载,诸葛亮死后,蜀汉百姓纷纷要求给他立庙祭祀,不立庙就在路边私祭。这还是他刚刚去世那会儿的事。到元末明初,诸葛亮死后一千来年已获得了无数“勋章”,每一枚都牛逼闪闪。相比之下,同为“权臣”,曹操、司马懿就远没这么走运。似乎只有一个原因:诸葛亮人品好。然而,诸葛亮并非没有可供负面解读的暗黑史。
Date: 2022-09-28 08:39:20 | View: 41

千古贤相诸葛亮曾被指控“狼顾虎视”,这是怎么回事?

智慧的化身,忠于蜀汉的贤臣,神机妙算的神奇军师,呼风唤雨的半仙,以至于撒豆成兵、挥剑成河的神仙…到元末明初,诸葛亮死后一千来年已获得了无数“勋章”,每一枚都牛逼闪闪。诸葛亮出山前,沔南名士黄承彦要把女儿许配给他,并丑话说在了前头,说其女儿“瘦黑矮小,一头黄发”,问诸葛亮能不能接受得到?诸葛亮属于又帅又有才那种,陈寿《三国志》说他“身高八尺,犹如松柏”。应承这门亲事,准岳父是当地名士就不用说了,准岳母蔡氏的来头更不得了,是刘表的小姨子。这“笑而不言”的内涵很丰富,有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懒得跟你们说的意思,又有点项羽围观秦始皇出巡幽幽来了句“彼可取而代也”的意思。这种事情,放在曹操或司马懿身上,铁定要打上早有篡逆之心的标签。

诸葛亮广场雕塑

但因为他是诸葛亮,人们天然地把不好的联想屏蔽掉了。关于“三顾茅庐”这件事,宋代的理学家们也费尽心思主动为诸葛亮洗白。“程门立雪”的主人公之一杨时说,诸葛亮经刘备三顾而起,并非是要誉抬价,而是君子自重,以礼义进退的表现,堪与商朝贤相伊尹相媲美。朱熹则说,假如没有遇到刘备,诸葛亮就只有老死而不出这一选择,这才合乎儒家独善其身的行为标准。诸葛亮明知刘备实力最弱,成功最难,但他还是选择刘备,并非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体现了迎难而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精神。

景区广场历史人物三国著名军事家诸葛亮铜雕景观雕塑

这句话乍听起来肝胆相照,感觉倍儿棒,其实杀伤力超大,相当于把诸葛亮放到火上烤。连曹操、司马懿都知道,君主再没用,取而代之自己称帝仍要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稍不慎就声败名裂。他不得不极力表现得更为忠贞,并通过《出师表》等文字自我塑造一个忠臣的形象,向外界传达从无二心的信号。他的行动确实让人怀疑他就是当年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古代名人诸葛亮铜雕2221

”内外政事由丞相诸葛亮说了算,刘禅大有成为虚君的意思。北伐攻打祁山之时,众人强烈指出应以实战经验丰富的宿将魏延、吴壹等为先锋,诸葛亮全当耳边风,违背众议任用马谡为将,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刚死,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就给刘禅上书,控诉诸葛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并喜不自胜地说还好现在他死了,不然保不准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儿来。如果曹操死于54岁,忙于赤壁之战的那一年,还没到“剑履上殿”的地步,那他也是东汉的忠臣,而不会被黑成篡汉的奸贼。如果司马懿死于54岁,那么他会比诸葛亮早走两年,在迎击诸葛亮北伐的某一场战役中挂掉,那他肯定也是曹魏的忠臣,而不会被黑成篡魏的老贼。

铜雕伟人诸葛亮古代历史人物

因为诸葛亮的早死,以及司马懿的长寿,宋代理学家们又找到了吹捧诸葛亮的发挥空间。他们认为,尽管司马懿在智谋上堪称诸葛亮的敌手,然而在道德修养、人格风范,特别是关乎处世大节的忠信上,绝对被诸葛亮甩开几条街。一种是超越世俗的成功,像诸葛亮这样,在人生的重要关卡,生命戛然而止,无缘可能到来的世俗成功,却赢得了千古好名声。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