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石狮子,其实有多种功能,你又知道多少呢?


Date: 2022-10-02 10:29:10 | View: 172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石狮子,其实有多种功能,你又知道多少呢?

虽然中国上古时期的气候和现在差别很大,但是在各种文字记录中也确实没有狮子曾经在中国大陆地区活动的记载,我们的先人第一次见到活狮子还是在东汉时期。那时东汉相当于中亚各国的宗主国,因此当地的使者需要带着奇珍异宝到东汉都城洛阳进贡而中国也是在那个时期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珍宝,这其中就包括狮子。在公元87年的时候,月氏国的使者前往洛阳,并带来了一只当地都难能可见的狮子,它是所有的动物中长相最为凶残的,身上的肉仿佛石头一般坚硬,见到他的每一个人无不被其雄伟的身姿所震撼。

园林景观仿古狮子石雕

皇帝喜爱狮子的消息也传遍了西域各国,各个国家都想要讨好东汉,于是从此之后西域各国经常将狮子作为贡品送到东汉,这些狮子也成为了皇室和达官显贵们心爱的宠物。那时的狮子并不像现在一般具有十足的攻击力,也并不是万兽之王,它们像小猫小狗一样可以训练,性格也不暴烈,很好驯养。很快,这种神秘的动物就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资,许多人虽然没有见过狮子的真容,但是他们依然对此津津乐道,这其中就包括不少石匠工人。

铜质汇丰狮子雕塑

他们那时也会接到雕刻石狮子的活计,为了满足顾主的要求,也为了赚取高昂的手工费用,即使他们并没有见过所谓的“狮子",也只能将自己对于其他神兽的理解杂糅到狮子的形象中。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的狮子除了满头鬃毛之外,其余部分与我们在动物园中看见的狮子并不是十分相像,在东汉时期部分石狮子雕像甚至还刻有翅膀,其较短的尾巴也和真正的狮子更是大相径庭。慢慢地,狮子威严的形象也变得深入人心,它凭借着威武的身躯与极具保护主人的意识,人们也开始将狮子视作看家护院的神兽,从很早的时候开始,石狮子就成为了高门大户人家门前必备的装饰品。

大理石狮子雕塑

一方面,石狮子的出现是为了表现家族的财势,也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另一方面,古人的心中有着封建迷信的心理,他们认为石狮子是被赋予神秘力量的,可以保护全家平安富贵。而那时人们对于石狮子的摆放位置也十分讲究,中国有着男左女右的风俗,因此在出门的时候,在人的左手边的那只就是公狮子,而右手边的那只就是母狮子。其实玄机就是在它们爪子下面,公狮子与母狮子的装饰品略有不同,其中母狮子的前爪下面一般躺着一只小狮子,因为在大自然中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雌性生物就是会生儿育女的角色,而公狮则是踩着绣球,据说两者结合有着“代代相传”的寓意。

狮子头铜浮雕

后来狮子成为了贵族人家身份的象征,其不同的形制更是代表着主人不同的身份等级,比如故宫的石狮子头上就有四十五个发卷,这是为了和黄帝九五之尊的身份相呼应。随着主人品级的降低,狮子头上的发卷数量也要依次减少,否则便是僭越,视为大不敬,这也将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文化彰显的淋漓尽致。不过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石狮子又逐渐被赋予了全新的寓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石狮子代替了四大灵兽之一的龟,继承了其辟邪的作用。不过从元代开始,龟逐渐成为了被世俗嘲笑的怪物,前人所赋予它的能力和寓意也逐渐被后代遗忘,但人们依旧需要一种动物来代替其职能,此时,威武的狮子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北京故宫的石狮子

关于狮子能够辟邪的传说最早是在梁武帝时期出现的,据说当时昭明太子身体抱恙,著名画家张僧繇就为他画了一幅狮子图,挂在昭明太子的寝殿之内。没想到在不久之后太子的病竟然真的痊愈了,由此,这幅画也被世人认为具有辟邪驱灾的能力,而狮子的存在也变了韵味,在人们的心中其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来这种说法逐渐流传到民间,人们在得知狮子画治愈了太子的病后,便会在乡间的丁字路口或是三岔小道处摆放一尊石狮子,因为在他们的封建思想中认为这是南来北往的鬼魂聚集的地方,阴气较重,石狮子可以很好的镇压住他们的邪气。

青石天安门石狮子

后来狮子又被部分笔记文学作者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他们说之前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就一直带着一头狮子,而这头狮子可以帮助他判别草药是否有毒。后来石狮子也成为了许多宗教人士的最爱,他们觉得在道观和寺庙外摆放石狮子,能够增加古刹的威严,因此如今我们在这些地方也能看到石狮子的身影。相信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纳闷,石狮子一方面是看家护院的猛兽,同时也是辟邪镇灾的瑞兽,但无论其哪一方面的功能,都是十分威严的存在。

鎏金铜雕北京狮子

但卢沟桥上的小雕塑显然不是为了表现狮子的这两方面功能,那么在古代石狮子还有什么作用呢,石狮子的第三重意义还要从被人们遗忘的龟讲起。在晋朝干宝所写的《搜神记》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很久之前在现今巢湖地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洪灾,洪水退去后人们发现了一条搁浅的大鱼。在这件事过去不久,突然有一位老者登门拜访,他说自己是那条大鱼的父亲,虽然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了,但是依然很感激老妇人当时没有选择割儿子的肉吃,为了报答她,他这次前来是要告诉她一个大秘密。

寺庙景观南方狮子石雕

他说在城东门有一尊石龟像,如果它的眼睛变红就说明此地将有灾难来临,老妇人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方能保全性命,说完后老人便飘然离去了。当她次日再去看石龟像时,孩子们跑去围着老妇问她每天来看这石龟干什么,老妇就将老人的忠告告诉了他们,并让他们也小心一点。可这群小孩显然不相信这种言论,他们为了捉弄老妇,就在前一天夜里用颜料将石龟的眼睛涂成红色,老妇人第二天早上看到之后,立即收拾行李离开了家,去到附近的高山上避难。

寺庙景观大理石狮子石雕

因为这个故事的传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石龟便成为了预测吉凶的灵兽,不过随着龟的地位在民间文化体系中不断走低,其这一职责也逐渐被石狮子取代。后来人们会在河道两岸或者大湖的湖边摆上石狮子,让它们担任自然灾害预报员的职位,这也让石狮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在明朝陈耀文撰写的《天中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宋朝年间开封府龙亭旁边的午朝门外有一对石狮子,它们是财神身边的散财童子下凡变成的,在人间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就会从嘴里吐出宝珠,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中外狮子雕塑

这个故事的出现让狮子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因此现在的银行或者商店门前也总是摆着一对石狮子,而且他们的口中一般都含着一颗能够滴溜溜打转的珠子。最关键的是这种狮子不似辟邪的石狮那般冷峻,这让狮子有了更加生活化的一面,因此后来狮子也成为了民俗文化中喜庆的象征,如今每逢节日中国不少地区依然有舞狮的习惯,这也充分说明了百姓对于狮子的喜爱。狮子作为一种外来的生物,能够在中华文化中拥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十分难得的,如今虽然我们都知道了狮子的本来面目,但是在我们心中这种方口阔鼻的夸张形象,反而更让我们感到亲切,因为其包含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