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B·古迪纳夫、美国科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及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上世纪70年代初,获得今年化学奖的斯坦利·惠廷厄姆在开发第一块功能性锂电池时,利用了锂的巨大动力来释放其外层电子。2019年化学奖得主约翰·古迪纳夫将锂电池的潜力翻了一番,为更强大和更有用的电池创造了合适的条件。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吉野彰成功地从电池中去除纯锂,而是完全基于锂离子,因为锂离子比纯锂更安全。诺贝尔博物馆诺贝尔博物馆是在建成的博物馆。
约翰·B·古迪纳夫是锂电池发明者,美国固体物理学家,是二次电池产业的重要学者。他目前是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其分解温度高,且氧化性远低于钴酸锂,即使出现短路、过充电,也能够避免了燃烧、爆炸的危险。虽然纯锰尖晶石随充放电循环会变衰弱,但这是可以通过材料的化学改性克服的。1989年,古迪纳夫、A.发现采用聚电解质的正极将产生更高的电压,原因是聚电解质的电磁感应效应。此外,他还与日本学者金森顺次郎共同提出“古迪纳夫-金森法则”。不符合诺贝尔的评奖规则。
他目前是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大学化学教授、材料研究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项目主任。惠廷厄姆是锂电池发展史上发现插层电极概念的关键人物。埃克森美孚在上世纪70年代生产了惠廷厄姆公司的可充电锂电池,该电池采用了二硫钛阴极和锂铝阳极。2012年,因其对锂电池材料研究的终身贡献获得了奖,并于2013年被选为材料研究学会会员。2015年,他和约翰·b·古迪纳夫一起被汤森路透列为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克莱维特奖得主。2018年,惠廷厄姆因“率先将夹层化学应用于储能材料”而入选美国国家工程学院。诺贝尔种植系统有三个型号。
吉野彰出生于1948年1月30日),是一个日本化学家。他是锂离子电池的发明者,经常用于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1981年,吉野彰开始研究使用聚乙炔的可充电电池。聚乙炔是白川秀树发现的一种导电聚合物,他后来因其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聚乙炔的实际密度低,这意味着高容量需要大容量的电池,同时也存在不稳定性的问题,所以吉野彰改用碳质材料作为阳极,并在1985年制造了的第一个原型,获得了基本的专利,这就是当今锂离子电池的诞生。诺贝尔聘用了一位通晓多国语言、受过良好教育的奥地利女管家伯莎金斯基——诺贝尔对她一见倾心。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以及格雷格·塞门扎获得,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可用性”。请关注时代周报公众号,我们将独家跟进诺贝尔奖公布情况并第一时间发布推文。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时代君加入读者群,及时获取诺奖获奖相关消息。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签署了遗嘱,将自己遗产的大部分设立了一系列奖项,即诺贝尔奖。精神分析学家更适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根据他的意愿,其中一部分颁给“做出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化学是对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而言最重要的一门科学,因为诺贝尔本人就是一名化学家。化学奖是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提到的第二个奖项,诺贝尔化学奖由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诺贝尔化学奖首次颁发是在1901年,获奖者是荷兰化学家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表彰其在发现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以及对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作出的贡献。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还包括卢瑟福、居里夫人等科学家。诺贝尔自然科学获奖项目中。
当年颁发的还有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与和平奖。从以往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名单可以看出,不少获奖者的获奖成就并非出自传统的化学研究,而是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等多重学科,因此诺贝尔化学奖也被调侃为“理科综合奖”。1908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因“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其奖金随着基金收益的变化而变化,2001年至2011年的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2012年至2016年奖金下调至800万瑞典克朗。罗素的哲学具体地体现了诺贝尔先生创立这个奖的初衷。
右边的科学之神将手中的轻纱盖在女神爱西斯严峻肃穆的面庞上。2018年,奖项的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阿诺德,表彰她实现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授予给美国科学家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温特,表彰他们实现了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呈现技术。2017年,瑞士科学家雅克·杜本内、美国科学家乔基姆·弗兰克和英国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因在开发对生物分子进行高分辨率结构测定的低温电子显微镜方面的贡献而分享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2016年,法国化学家让-皮埃尔索维奇、美国化学家J弗雷泽斯托达特和荷兰化学家伯纳德L费林加因“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分享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在斯德哥尔摩上了他童年时唯一上过的学校。
2015年,瑞典科学家托马斯·林道尔、美国科学家保罗·莫德里奇和和拥有美国、土耳其国籍的科学家阿奇兹·桑卡,因在“修复的机制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获得2015诺贝尔化学奖。2014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本茨格,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史蒂芬·赫尔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威廉·默尔纳因“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方面的贡献”共同分享了今年的化学奖。奖章上的诺贝尔西装革履。
1901年至2018年,共有181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其中弗雷德里克桑格是唯一一位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化学奖的人,分别在1958年和1980年。这也意味着,实际上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人数是180人。1903年,玛丽居里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5年,玛丽居里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们觉得诺贝尔研究的东西过于危险。
诺贝尔化学奖最年轻的得主是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1935年,他与妻子伊雷娜约里奥-居里一同获奖,当时他年仅35岁。1934年,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和妻子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名为《一种新型放射性元素的人工产生》的论文。凭借这篇论文,他们夫妻二人荣获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美国化学家约翰芬恩于2002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其“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因为诺贝尔有天赋的是化学方面。
尽管世界上存在无数种物质,但从微观领域看,无非是100余种元素的不同排列方式。霓虹灯是靠充入玻璃管内的低压惰性气体,在高压电场下冷阴极辉光放电而发光。1904年,拉姆赛因发现6种惰性气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心脏、大脑、骨骼——这些都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观察到细节部分,从而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检测肿瘤的诊断。一定能产生不少诺贝尔级的科学家。
这种诊断方法是建立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光谱的基础上。恩斯特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巨大贡献,获得了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可组成遗传指令,是由微小的工厂核糖体“生产”出来的。每一个核糖体都会生产出上千个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各种物质,三位科学家因发现这个工厂的结构,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些问题都能在化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答案,科学家的发现,让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