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中“学院派”雕塑论剑申城,探路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

2020年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一年,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要求下,守正创新、面向未来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型学院雕塑交流展“东西南北中:学院雕塑邀请展”近日亮相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由中国雕塑学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共同主办。
Date: 2022-10-05 14:56:38 | View: 37

东西南北中“学院派”雕塑论剑申城,探路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型学院雕塑交流展“东西南北中:学院雕塑邀请展”近日亮相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由中国雕塑学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展览按照地域来划分,以“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词分别指代上海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共展出这五所美术学院34位教师创作的50余件雕塑作品。众多学院派、海归精英等加入阿里。

不锈钢追梦金字塔雕塑

他们分别是梁明诚、张海平、黎明、魏小明、曾成钢、罗小平、杨剑平、王建国、刘建华、申晓南、陈克、陈立平、蒋铁骊、翟庆喜、夏阳、董书兵、蒋进军、张嵩焘、陈辉、李鹤、谭炜、冯崇利、龚吉伟、陈宏践、肖敏、万里驰、邱嘉、高珊、刁伟、彭汉钦、娄金、杜鹏、李智敏、李苏杭。学院派秉承了古典写实传统。

汉白玉李时珍雕塑

展览聚焦于全球化语境下雕塑在学院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发展状态。在展示方式上,突破了美术馆的室内空间,几件具有公共艺术属性的雕塑作品环绕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周围,展览现场呈现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空间。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马琳教授认为,每个学院的雕塑虽然有各自的特征,但在创作主题的选择与表现手法上也有共通的主张。他那些造型扭曲的矿工及农民画作被学院派嘲笑极不专业。

故宫铜水缸铜雕

展出的作品反映了教师们的创作成果和学术思考,是东西南北中雕塑艺术风格的一次交流与融合。担任本次展览总策划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指出,艺术学科的发展从来不是单一的,跨学科、多维度的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加强各学院的交流与互动,共同推动中国当代雕塑教学与创作的发展,也希望这种交流以后能够成为一种常态。他创造了一种学院派晚期巴洛克风格。

摔跤抽象古代人物铜雕

以“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中国学院雕塑建设”为主题的研讨会,也在展览期间举办,以期在雕塑理论和雕塑跨学科教学上有进一步的推动。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批评家孙振华说到,新文科建设的要义在于引领学科方向,回应社会关切,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壁垒,以解决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为指归,重点工作则在于新专业或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川美的师生正苦苦思索如何将源自西方的学院派雕塑教育与广大农民的审美需求相结合。

商场购物不锈钢人物雕塑

“通过此次雕塑联展,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这五所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学院特色,也更深入的探讨了在新文科背景下学院雕塑教育与创作的最新动态。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