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狮子这种动物的,它完全就是个舶来品!那么,它是如何在中国古建中一路逆袭,成为喜闻乐见的瑞兽呢?在狮子还未进入中国之前,古人是用老虎来作为建筑中的辟邪吉祥神兽。狮子自汉朝以来不断传入中国,但数量比较有限,几乎都饲养在皇家宫苑之内,老百姓是无法看到其真容,于是,民间匠人便根据传闻,开始创造“狮子”。他们借用传统的神瑞化装饰手法在狮子的肩上添加了一双飞翔的翅膀,有的在狮子头上加上单角或双角,身上饰以云勾纹或火焰纹,以显示其神灵威猛的一面。
其称呼也形形色色,麒麟、狻猊等,赋予了各种神奇色彩,演绎出世间不存在的“瑞兽”。伴随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更多的狮子被使节们带到中国来。魏晋南北朝也有几次西域国家进献狮子的事例,不过仍旧为数尚少。到了唐代,中国古代史上这个最为发达的对外交往时代,狮子才频繁传入中国。据大概统计,仅在贞观短短二十余年间,就有康国等多个国家多次进献狮子的例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人开始熟悉狮子,并撰写诗词歌赋来描写这种来自草原的百兽之王,唐王李世民面对西域朝贡的狮子,特命秘书监虞世南作《狮子赋》,当时的名画家阎立本还创作了《狮子图》,后人见到他的画曾感慨原来大家都把狮子画错了,可惜阎画失传。
另一方面,雕刻狮子形象的许多物品也传入中国,如五代后晋年间,回鹘可汗进献了玉雕狮子兽;西域多种宗教与狮子有着密切关联,佛教以狮子吼来形容佛祖法的威严,用狮子来充当菩萨罗汉们的坐骑;波斯古代宗教则以狮子为护法神兽,身带双翼守护在神坛或殿堂。石狮最初用于汉代帝王、贵族官僚,经由时代的发展,渐入民间。起初用于陵墓神道护卫,现在已成为我国传统的门第符号和重要的建筑装饰语言。现存的东汉石狮,以山东省嘉祥县武氏墓石祠前的石狮、四川省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和河南南阳博物馆收藏宗资墓石狮为代表,分别雕刻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东汉建安十四年和东汉后期。进入到南北朝时期,呈现南朝多陵墓狮,北朝多石窟狮的特点,此时的石狮由整块巨石雕凿而成普遍身体硕大,气势恢宏,更圆润,西域味减少,充满浪漫色彩。
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石狮共四对,高度都在三米上,呈稳定三角形,显示封建王权的稳固和强大,突出刻画了鬃毛、突目、隆鼻、利齿,线刻的技艺更高超,堪称中国石狮艺术的典范。顺陵是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陵墓,有趣的是顺陵雌狮比雄狮位置领先一米,研究者大多认为这是武后有意安排,旨在突出女性地位。唐朝石狮的特点除了行走状外,还大量出现了蹲坐样式,造型趋于写实,双翼、饰角和身上花纹统统去掉,造型更高达,肌肉更结实,四肢更粗壮,装饰线条更精美。
宋代市民文化的兴起对石狮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世俗化影响了人整个宋代的艺术风貌,公狮子脚下配上供其玩耍的小球,母狮子脚下安置一个小狮子。宋代石狮特点比盛唐的石狮体量明显减弱,更显文雅、高洁和恬静,精神面貌由威猛转向驯服,装饰味道不断增强,南宋石狮开始配有铃铛绶带,从帝王陵墓守卫转为一般民间装饰。明清时代是宋代石狮的继承和发展,更加成熟的技艺使得石狮更加程式化。其特点流行坐狮子,少见走狮,狮形端庄敦厚,温良驯顺,使用范围极大扩充,民间广泛使用守门狮,以镇宅护院,这种习俗沿袭至今。
一种说法认为,唐朝时,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都城,政府规划了“坊”——相当于现在的街区。为了避免石块的生硬单调,能工巧匠们就在上面雕刻了狮子、麒麟等瑞兽,既美观实用,又寓意吉祥。一些大户人家为了体现自家的声势,就参照坊门的样式加以简化,树立了门楼。元代,看门的石狮子由豪门大户走向民间,并相沿成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