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滨公园,往三号桥渡去,从沧浪亭下去,是一道大堤,隔一断路,上面就是一块石刻雕像,旁边还有详细的说明。一副副看去,对汉中历史和人物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只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却不知道萧何引褒河以兴水利,世称“山河堰”又名“萧何堰”,赖其充足给养,刘邦把一曲《大风歌》唱的底气十足:得其千年惠泽,汉中久享“西北江南”盛名,而萧何功不可没,难怪在汉高祖行功论赏的时候,给萧何的是重赏,有人还很不服气呢!

国家现在的新战略“一带一路”,倡导的也是古老丝路的新发展,追求的是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经济共建。如果追逆历史,少不了要说起张骞,是他出使西域,开启了广泛的国际交往,丝绸之路,由此奠基,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发,创建汉朝,汉中人张骞从汉朝出发,把中国推向世界,也把世界引进中国。公元66年,再次开通褒斜道,因于汉中城北石门隧道,崖壁刻文纪其事,历代仿之,书法艺术,誉满海内外。

特别是公元105年,汉中人蔡伦总结发明的造纸术被朝廷推广,从此廉价方便的纸,逐渐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中国人脱离了繁重的竹简,从书写到收藏都有了重大的突破,蔡伦因此成为汉文化的伟大功臣,而被封侯,他长眠于汉中洋县,叶落归根,也留下了造纸的技术并传承到今。遗命葬于勉县定军山的诸葛亮,五次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把自己最后的奋斗岁月和完美的人格追求,都留在了汉中,给世人做出的完美的榜样,每每说起他,人们只有敬重、羡慕、感慨和追随!中国史上两个最辉煌的朝代,都得到了汉中及时的呵护,汉中成为皇天厚土,吉祥之地。

公元754年,唐德宗来汉中避朱沘之乱,以其年号命名汉中为兴元府,汉得汉中而兴盛,唐得汉中而避乱。陆游,任职南郑军幕,击剑放歌,写下了大量的诗篇赞美汉中,如《汉宫春》,被人们传为佳话。而他自己却也有挥之不去的爱情之咏和饱满的情感“红沭手,黄腾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几年离索,错!”站在一块块石刻画像前,许多人物展现在眼前,刘邦得汉中而创西汉,刘备得汉中而兴蜀汉,汉中与汉朝密不可分;李固于东汉连任三朝太尉,中直敢言,有“北斗喉舌”之誉;

张鲁东汉在汉中传五斗米道,施政颇多宗教抚慰,民夷便乐,灾民多归;黄忠斩夏侯渊、为刘备夺汉中立头功,三分天下由此奠基;方孝儒任教于汉中府,魏延被冤斩于汉中虎头桥,吴磷史弟驻守略阳,抗击金兵,卒合全蜀…石刻雕像和文字组合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人物、事件雕刻细腻传神,文字说明简洁明了,于是石刻雕像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像一幕幕历史回放,每次在江边漫步时,我都会一副副看过,百看不厌。人文与风景融合在一起,才有了内涵和吸引力,每个公园都有自己的亮点,江滨公园的石雕,联结了汉中的历史和人物,十分有趣,你看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