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期间,因为网上新闻里都说上海的景点人满为患,所以这个假期是不准备出去的,可是在家憋了好几天,忽然很想出去转转,即使出去坐坐也好,吹吹风,感受下节日的热烈气氛。很多年前,在书里看过的那些发生在上海的故事里,不止一次提到过一个好听的地名“霞飞路”,所以10多年前第一次来上海时,首先去的就是霞飞路。虽然霞飞路早已不叫霞飞路,但还是搜到了它后来的名字“淮海中路”。10多年前的淮海中路,别的感觉早已忘了,印象里只留下2个字:从去年到现在,路过淮海中路好几次,发现它不仅洋气,而且很热闹很亲民了。

所以这个国庆一直打算坐775路到“西藏南路淮海东路”站下车,然后在淮海中路走一走坐一坐。坐上775后忽然想起早饭时有朋友提到的多伦路,于是搜了下,真好:从“西藏南路淮海东路”下车,再坐537或18路到“东江湾路同心路”站,下车步行355米就可以到达向往已久的多伦路名人街了。之所以想去多伦路,不仅因为它是名人街,而且因为这名人街里的名人大多都是文人,这对于一个从小就爱看闲书的人来说,怎能不心向神往?从“东江湾路同心路”站下车后,顺着某某地图指引的方向一路前行,抬头看天视线下落时,忽然看见对面有个大大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几个大大的大字:想到几个月前去拜访“鲁迅故居”时,因为时间不凑巧,没来得及进去就要离开,此后一直遗憾不已,而且因为上次来过附近,所以知道故居离纪念馆并没多远,于是搜了下故居,果然就在附近。

如果去的太晚,就要等到下午才能进去,上次就是因为在鲁迅公园及公园里的鲁迅纪念馆和鲁迅墓等地流连的时间太久,11点左右赶到先生故居时,故居已经关门,门口的告知书面无表情地告诉我:去多伦路时,半道上看见一条网红路,它的名字叫“甜爱路”。如果逛完多伦路,时间还有节余的话,回头再来先生故居时,还可以在甜爱路上消磨一段美好的秋日时光。

多伦路果然很文化,不仅文人雕塑多,还有不少书店和纪念馆。最让人感觉亲切的是,一路上到处都有鲁迅先生留下的“足迹”。沿着先生的足迹,先进两个书店翻看了一会儿,然后参观了一个小型博物馆和左联纪念馆,还走进一个小小的弄堂,看了很久以来一直想看的石库门建筑。回头去鲁迅故居时,顺便在四川北路逛了逛,吃了点东西。四川北路相当繁华,吃的喝得一应俱全,有大饭店,也有小吃店,还有熟食店、点心店和一众超市。

去甜爱路前,先顺路到“内山书店”大门外看了看先生和内山老板的合影,遗憾的是,那天“内山书店”没有开门,不知道什么原因。几个月前经过甜爱路时,街边的墙上、邮筒上、店铺的门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情侣们写下的热烈的情话,连一个写着“不要在此乱涂乱画”的警示牌也不能幸免。前天再去的时候,墙上、邮筒上、店铺门上的情话少多了,为什么呢?原来墙上多了好几个巨大的写字板,写字板上写满了各式各样的热烈情话…

上次去时先生墓正用高高的护栏维护着,跑到远处、踮着脚才隐隐看见先生的雕塑。绕着先生的雕塑默默地转了一圈,发现雕塑后面就是先生的墓地,就在先生墓前默默地站了好一会儿,站着站着,忽然眼泪涌了上来,吓了自己一跳,于是扭头离开。故居一共三层,每层都两个房间,都不让进,也不让拍照,只让站在门口匆匆地听几句讲解,似乎只有十分钟左右,向往已久的鲁迅故居之行就这样结束了。对于一个鲁迅先生的崇敬者,和一个小街小巷的爱好者来说,这一天简直不要太完美,一切都那么刚刚好,都那么出人意料的美好。回程转车时,虽然已经没有精力再去淮海中路闲转,但在“西藏南路淮海东路”下车后,775路还有好几分钟才到达站台,于是把早上的计划稍稍变通了一下,在站台附近坐了一会儿,在心里对自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