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古拉·卢克塞斯基是一位充满远见、敢于为先的收藏家。他生前充满活力,所收藏的艺术品涵盖东亚艺术、西洋古典艺术、室内装饰雕塑等多个门类,充分展现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老尼古拉的人生充满传奇,他凭藉着过人的专业精神及不懈的努力,成为了迈阿密为数不多的市政与艺术赞助人。本作品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女孩采花归来的途中,左手环抱着一大束花枝,右手自然下垂,手中握着几朵小花,体态轻盈的行走着。伊波利特-弗朗索瓦·莫罗1832年出生于第戎,1927年于塞纳省讷伊市去世,让-巴蒂斯特·莫罗的次子。早年随父亲学习绘画和雕塑,随后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师从著名雕塑家弗朗索瓦·茹弗。英国三大拍卖行之一佳士得拍卖行公关部门负责人汉娜表示。

自1863年起至1916年伊波利特定期在巴黎艺术沙龙展出受到18世纪灵感启发的写实作品,1877年赢得三等奖,并在1878年的世界博览会赢得一枚铜牌,在1900年的世界博览会赢得大奖。伊波利特不但设计制作雕塑作品,同时也设计了青铜装饰艺术品,并且为巴黎维拉城堡的外墙制作了数学家克莱罗大理石雕像。作品画面以威尼斯大运河中央为视角向前眺望运河两岸,描绘运河中航行的游艇,搭载客人的贡多拉,岸边两侧的建筑及圣克拉拉教堂。特别是不锈钢景观雕塑艺术精品。

卡纳莱托,原名乔凡尼-安东尼奥·康纳尔,意大利风景画家,尤以准确描绘威尼斯风光而闻名。卡纳莱托出生于威尼斯,他跟随他的父亲开始职业生涯,在威尼斯和罗马画舞台场景。他的威尼斯风光画很快受到游客的欢迎,作为特产买走。卡纳莱托的有些风景画,将真实建筑置于想象的背景中,在《圣马可广场》、《大运河上的赛船》及其他作品中,他将准确的建筑细节与明亮的色彩结合起来。本品展现了九月夏末小麦成熟时谷物女神狄蜜忒手持麦穗,跟随她的特里普托勒摩斯手持镰刀在她脚下起舞的丰收景象。作品基座右侧有艺术家A-签印,底座有金属铭牌有作品名称和艺术家信息。正是因为这些艺术精品所具有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特殊的价值。

阿尔伯特-欧内斯特·卡瑞尔-贝尔鲁斯,法国画家和雕塑家,突破新古典,结合现实自然、浪漫、新巴洛克张扬、洛可可优雅各种风格,不局限于材质、主题的全方位创作,全国美术学会创建人之一,荣誉军团勋章获得者。1824年6月12日生于法国埃纳省阿尼兹堡,1887年6月4日卒于塞夫勒。1840年,卡瑞尔-贝尔鲁斯师从大卫·德·昂热系统的学习美术,很快他便放弃了这种正规的训练,以培养自己的更具装饰,浪漫的风格。中央歌剧院将倾力把该剧打造成一部满足人民需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品。

1851年至1854年间,他在英国斯塔福德郡明顿陶瓷工作室创作了大量瓷雕作品。1855年,他返回巴黎后完成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包括为卢浮宫和巴黎歌剧院制作的作品;1861年,他在法国沙龙的展览取得巨大成功,随后他的雕塑作品《女祭司》和《弥赛亚》为他带来了荣誉军团勋章。1864年至1870年间,日后大名鼎鼎的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和马蒂兰·莫罗相继成为他的助手,这期间他主要在布鲁塞尔和法国两地工作。推出了一批架上雕塑与公共景观类艺术精品。

1871年,巴黎公社时期他在布鲁塞尔避难期间他和助手罗丹为布鲁塞尔证交所完成了一系列雕塑作品,次年他返回巴黎居住直至1887年去世。作为雕塑家,他的希腊神话及寓言题材作品和赤色陶瓷作品备受推崇,他在1876年成为塞夫勒皇家瓷厂的艺术总监。作为画家他在英国创作的一系列风景和海岸画也备受推崇。同时他也是法国国立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并在1862年获得荣誉军团勋章。北京瀚海、中国嘉德等大型拍卖行都派专人前往考察。

如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洛杉矶保罗·盖蒂中心、巴黎奥赛博物馆和塞夫勒博物馆等众多机构都收藏有他的作品,同时他的作品也广泛收藏在众多知名私人收藏中。本品为路易十六新古典风格,钟体顶部瓶身金彩描画枝叶纹,铜鎏金叶饰双耳和顶盖;罗马数字表盘嵌珠描金装饰,双发条八天机芯,锚式擒纵机构,整点及半点报时;表盘下方面板嵌珠开光彩绘一对在花园中情侣,两侧板和立水嵌珠开光彩绘风景;能够不断地创作出反映民族文化精神与品格的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

作品表现一位少女站在云层环绕的弯月之上,少女手中丝带随风轻轻飘荡。身体右侧跟随的小天使手持火炬,象征白昼即将结束,黄昏来临。奥古斯特-路易斯-马蒂兰·莫罗,简称奥古斯特·莫罗,1834年2月22日生于第戎,1917年11月11日卒于马尔泽尔布,让-巴蒂斯特·莫罗的幼子。奥古斯特师从他的大哥马蒂兰·莫罗,作品风格与其家族成员同样注重写实与优雅兼具的美感特质。是我国佛学文化当中的艺术精品。

自1861年首次举办沙龙展览后,他便持续创作直到1913年。他为人低调,不同于两位哥哥在艺术生涯中参加了各种不同的展览并取得各种奖牌,他一生没有获得过任何奖章或荣誉,但是他的作品尤其注重细节表现,比如衣服的曲线褶皱,花草鸟类的细部等等,既承袭法国学院派的古典写实又与当时的时代脉动相结合,在家族作品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今他的大部分作品收藏在特鲁瓦美术馆和波尔多博物馆。产生了不朽于世的浮壁画艺术精品。

本作品原型大理石雕塑由纪尧姆·库斯图于1739年创作,放置于马尔利城堡,1795年移至香榭丽舍大街,1894年学院派画家大卫将其收藏于卢浮宫。马匹前蹄微弓,后蹄奋力向前,鬃毛随风飞扬呈现纵越状态,肌理线条刻画生动细腻,完美的展现了马匹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场景。纪尧姆·库斯图,法国雕塑家,服务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曾为路易十四国王制作大型青铜雕塑作品;1677年11月29日库斯图出生于里昂,1746年卒于巴黎。库斯图曾获得罗马艺术大奖,前往意大利学习,由于对罗马法兰西学院规定的不满,库斯图在皮埃尔·勒格罗斯处研习,对著名雕塑家贝尼尼的作品颇有研究。1703年,库斯图回到巴黎后,与叔叔共同合作,开启了对于马匹作品的创作;算得上是木刻罗汉造像的艺术精品。

1704年,库斯图凭借精湛的艺术造诣被纳入巴黎皇家雕塑艺术学院;1739年,库斯图凭借高超的雕刻艺术而备受国王路易十五的赏识,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整个艺术生涯中最伟大的杰作《马利马》,这件作品采用了经典的巴洛克式构图,以戏剧般的手法生动的展现了骑手驯服野马的激烈场面,完美的诠释了库斯图激昂精湛的艺术功底。此外库斯图与哥哥尼古拉斯·库斯图一直保持有紧密的合作,多次受皇室委托为凡尔赛宫进行建筑及室内装饰艺术品的创造。牌坊可以说是一件艺术精品。
如今,他的作品在卢浮宫、凡尔赛宫、大都会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均有收藏。混凝纸法语术语,意为“捣碎或成浆的纸”,由纸浆或纸、水和粘合剂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约1725年,在欧洲工匠将刷金的混凝纸开始在建筑中运用,以成本的优势取代石膏和木刻。1772年,英国伯明翰的亨利·克莱采用了亚麻油的处理方式开创了防水的专利。1847年,西奥多·詹纳斯采用蒸汽层压技术打破了对形状的限制,用于制作托盘、椅背和结构板;牌坊能够说是一件艺术精品。
混凝纸也通常被铺设在木材或金属板上,通过表面涂漆,在上面镶嵌精美的珍珠贝壳,这种技艺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同时这种工艺也在俄罗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1893年起,蒂芙尼曾大量在目录中记载过由俄罗斯出品的彩绘混凝纸制品。20世纪30年代,英国教会设计师与艺术家马丁·特拉弗斯为教堂室内设计时,采用了大量的混凝纸物件作为搭配。本品为路易十五晚期过渡风格,橡木主体,郁金香木镶花贴面,巴黎彩绘瓷板镶嵌。立阁顶面镶嵌三面小天使瓷板,外缘装饰铜鎏金矮围栏,立面并列三只小抽屉;桌面镶嵌三面丘比特爱情题材瓷板,外缘装饰铜鎏金边条;古人为我们留存下来了很多的让人敬仰的雕塑艺术精品。
中楣抽屉及两侧镶嵌玫瑰花束瓷板,三弯腿装饰上下呼应的铜鎏金茛苕叶饰。此作品根据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御用家具大师马丁·卡林原型制作。1768年11月18日,路易十五的情妇杜巴里夫人通过奢饰品经销商西蒙-菲利普·普里耶购入,用于装饰凡尔赛的私人闺房。1765年至1778年间,卡林完成了约80件镶嵌瓷板的家具,已知类似的写字台约有11件,大部分都由贵族女性所购买。本品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马里奥托·阿尔贝蒂内利作品,描绘了耶稣的神圣时刻。画面前景中央刚诞生的耶稣望向右侧双手合十单膝而跪的玛利亚,安详圣洁的圣母略带悲伤的望向基督;耶稣头顶的十字光环寓意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命运。主体人物身后的卧于残破围墙之后的公牛,表示基督出生于牛棚之中;下至海珠区一批职业画家、业余画家都纷纷拿出艺术精品参加。
根据圣经记载耶稣诞生在夜间,画面中却如同白昼,视角自画面中央的耶稣散开,象征耶稣是世界永恒的光芒与希望。马里奥托·阿尔贝蒂内利全名马里奥托·迪·比乔·迪·比多·阿尔贝蒂内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1474年10月13日生于佛罗伦萨,卒于1515年11月5日。阿尔贝蒂内利作为独子出生于一个佛罗伦萨金匠家庭,12岁进入柯西莫·罗塞里的工作室学习绘画,与此同时他和同学巴特洛米奥修士形成了长期的友谊与合作,1494年两人在佛罗伦萨合作成立工作室。反映了印欧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和东方文化的艺术精品。
二人作画手法几乎相同,共同完成的作品仿佛出自一人之手;由于风格的及其近似以至于后人很难对其一些作品归类,例如收藏在哥伦比亚艺术博物馆的克雷斯圆形画以前被归为是巴特洛米奥的作品,直至最近才被认为是阿尔贝蒂内利使用巴特洛米奥的草图而完成。根据样式主义画家、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记载,阿尔贝蒂内利职业生涯之始便接到了来自美第奇家族的订单,为阿尔芬西娜·奥西尼工作。他的早期以小幅作品为主,并受到一些弗兰德斯技法的影响,这是皮耶罗·迪·柯西莫在柯西莫·罗塞里的工作室里传授给他的技法。成为国内少数几位最早进入国际知名拍卖行的画家。
1509年,阿尔贝蒂内和巴特洛米奥修士再次开始合作,直至1513年1月结束。根据瓦萨里的八卦记载,阿尔贝蒂内利生活放荡,对生活方式很讲究,并喜爱追求漂亮女人,为此他的财务状态很槽糕,欠了很多帐而无法偿还,其中拉斐尔也是他的债主。从阿尔贝蒂内利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受到佩鲁吉诺,皮耶罗·迪·柯西莫和洛伦佐·迪·克雷迪和北方画派的影响,在保持了早期文艺复兴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众多了盛期文艺时期画家的技法创立出自己的作品。都是杰出的牌坊艺术精品。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如佩鲁吉诺作品中饱满的体积感,巴特洛米奥修士的着色,弗兰德斯大师汉斯·梅林的风景技法和达·芬奇的招牌绝技晕涂法。阿尔贝蒂内利的学生包括雅各布·达·蓬托尔莫、因诺琴佐·弗兰库奇和朱利亚诺·布吉阿迪尼等。他的主要作品都保存在佛罗伦萨,如乌菲兹美术馆所藏大师杰作《圣母往见》。本品为路易十五时期洛可可风格,十九世纪初外销广彩浅盘中央绘画戏剧人物故事,外缘描绘色彩绚丽的花鸟图案,十九世纪末装饰铜鎏金茛苕枝叶双耳和底座。当之无愧的石大门中的艺术精品。
本品为路易十六时期新古典风格,白地手绘金色花卉纹饰。铜鎏金底足,口沿及瓶身装饰铜鎏金环带,上盖装饰松果型铜鎏金纽。底座金属垫片上手写双L标志中间字母H,并有/产地。作品以绚烂的色彩描绘了塞纳河畔的秋日风景,大量的色点与色块勾勒出两岸的树木,暖色的天空和偏冷的河面,光影色彩变化微妙,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约翰·莫里斯美国印象派画家,1920年生于美国南加州橙县拉古娜海滩,1991年卒于法国巴黎。也让一些大拍卖行开始关注寿山石雕。
莫里斯自幼学习绘画,15岁时在集市绘画的人物写生便显露了非凡的才能。二战时,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南太平洋战区官方军旅画家;这期间,他得到了在世艺术家几乎最高的荣誉,作品入选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战后,莫里斯继续他的绘画事业,游历欧洲大陆后他被法国艺术深深吸引,尤其受到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和卡米耶·毕沙罗的影响,正如艺术家曾说印象派艺术给他带来了灵魂上的冲击。此后,莫里斯定期前往欧洲采风,尤其是法国,每年都不会错过。不少拍卖行也开设了铜雕佛像专场。
在法国,莫里斯创作了很多印象主义风格的作品,它们时常被签署以世纪初的年款,这是艺术家为缅怀世纪之交那个多彩绚丽的艺术年代。1958年,莫里斯在加州棕榈泉建立了一所艺术中心教授绘画,众多好莱坞娱乐业名流都成为他的学生;同时,还在檀香山、巴黎、罗马和伦敦分别设立了个人工作室。1960年代,美国最古老的画廊之一利·芬德利画廊与莫里斯签订了代理合同,为他在巴黎、纽约、芝加哥、棕榈滩和贝弗利举办了一系列成功的展览,各界名流纷纷收藏他的作品。如今,梵蒂冈博物馆、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圣保罗现代艺术博物馆、檀香山艺术学院、圣巴巴拉博物馆、戛纳艺术博物馆和罗马现代美术馆都收藏有莫里斯的作品;
同时,各界名流如美国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希腊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作曲家弗雷德里克·洛维和好莱坞明星平·克劳斯贝等人也都收藏有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