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手相传”二百余年

中新网兰州12月24日电 “祖辈四代都是‘泥巴匠’,这种老手艺,‘手手相传’已经有200余年。”55岁的刘泉是甘肃平凉脊兽制作的传承人,四五岁就开始玩泥巴并“以此为生”,他跟泥巴“揉”在一起已有50个年头。他说,他想办一个泥塑学院,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泥巴”手艺传承下去。当然,除了泥塑脊兽,刘泉还用泥巴讲述黄土高坡农耕文明和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Date: 2022-10-11 16:47:04 | View: 51

“手手相传”二百余年

中新网兰州12月24日电“祖辈四代都是‘泥巴匠’,这种老手艺,‘手手相传’已经有200余年。”55岁的刘泉是甘肃平凉脊兽制作的传承人,四五岁就开始玩泥巴并“以此为生”,他跟泥巴“揉”在一起已有50个年头。脊兽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放置在房屋、宫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兽”。最终不敌新生的葫芦七兄弟联手。

喷金烤漆浮雕景区寺庙供奉千手观音雕塑

它既是权力的象征,又是驱邪祈福的镇宅之宝,多见于殿宇、寺庙及民居建筑。一团黄土泥,一把木刻刀,几番揉捏之后便成了形象生动、精湛美观脊兽泥塑。在刘泉的泥塑场里,空地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脊兽作品,龙凤脊、麒麟送子、莲花送子、登天龙吻、二龙戏珠、牡丹莲花脊等,因泥塑脊兽声名远播,他也被十里八乡的人们称为“泥塑刘”。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拉丁美洲主席阿尔伯托博托拉扎:我去参观过其它地区。

宗教庙宇鎏金千手观音雕塑

“凤戏牡丹”是他比较得意的作品,经过三个月的“打磨”才完成。刘泉说,做古建泥塑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不但每个制作环节都要细致入微,做一件完整的脊兽成品要经过挖土、和泥、泡泥、倒板子、沾骨架、捏花、养护、存放以及进窑烧铸、出窑等11道工序。在手持香炉、吹奏唢呐以及手擎宝伞的高僧护送下。

古铜寺庙景区千手观音雕塑

刘泉告诉记者,古建行业内部也称脊兽为小跑或“走投无路”,因为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会掉下去。古代对于脊兽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最早只有皇家宫殿和文武重臣家中才可以使用,脊兽越多,级别越高。他举例,独角兽算是最早的一种龙头,一般用于房脊之上,有些是在灵官殿上用,有些是在爷爷庙、文昌庙上摆放,但独角兽属中等,五捌兽算是最高级的一种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国际专家组全票通过惠安县世界石雕之都考评。

纯铜千手观音雕塑

“这是仙人,这就是领头带队的,这是青狮,这是海马。”刘泉表示,像这一套私人是不能摆的,一般都是大型古建筑上的,大部分基本都用5个,因为现在短,除了皇宫里面长,还能放全放11个。”他说,他想办一个泥塑学院,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泥巴”手艺传承下去。麒麟雕刻的手法要求很高。

景点大型漆金千手观音雕塑

当然,除了泥塑脊兽,刘泉还用泥巴讲述黄土高坡农耕文明和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