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打造品牌,建设文明和谐医院

近五年来,每年保证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不少于200万元。近几年来,我院以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建设,用中医药文化来推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继承和发扬,打造医院品牌。二是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稳步推进。六是加速中药现代化,丰富中医药特色内涵。举行中医药文化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开展富有中医药文化内涵的行为规范培训、中医药文化礼仪训练等。
Date: 2022-10-12 07:53:36 | View: 110

以文化人,打造品牌,建设文明和谐医院

近年来,我院下大力气贯彻落实《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加强“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个体系建设,通过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外在动力,取得显著成绩。在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上突出传统色彩,对门诊楼大厅、中药房进行了全面改造装修。装修后的中药房古色古香,传统韵味浓厚,与中医药传统文化实现了有机融合,充满了高雅气息及绿色健康理念。同时也承载了建筑师、环保者、文化人对现代城市生活和美好环境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

广场历史文化柱

将医院主要建筑分别命名为“※※楼”、“※※楼”,彰显中医药核心价值观念。在门诊楼、新病房楼内部各相关区域悬挂中医药文化展板300余块,宣传科室中医药特色疗法、优势病种和预防保健知识、※山名药、经典格言等18项内容,病房内悬挂与本专业主要病种相关的中草药和辨证施治方药图解。另外,投资70余万元建设神农百草园,种植绿色中药,布设亭廊、池塘、神农雕像、中国历代十大名医塑像,配以华佗五禽戏,融入了中医阴阳、五脏六腑的理念,阐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城市文化人居住、工作、往来较为集中的地区。

广场景观大理石文化柱石雕

病房楼前广场建设“悬壶济世”雕塑,象征“悬壶济世”的中医思想,表达了中医人扶危济困、泽被苍生的价值理念。医院将中医药文化作为重点工作,全方位予以扶持,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制订落实相关制度和措施,一是加大投入。采用“向上争取一点,医院投一点,科室承担一点”的办法,形成多方投入机制,并在成本核算上给予倾斜,提高科室加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近五年来,每年保证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不少于200万元。将质量管理、内涵建设、重点学科、中医药特色纳入“规范化党支部”、“共产党员示范岗”、“星级文明标兵”、“星级文明科室”创建评价体系。其他编委还包括一批从上海来的文化人。

企业景观大理石文化柱石雕

将中医业务工作量、中医中药参与率等特色指标,纳入绩效考核,鼓励临床医师采用中医药诊疗方法,提高中药饮片、自制制剂的应用率。将促进中心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建设才有长久的生命力。近几年来,我院以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建设,用中医药文化来推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继承和发扬,打造医院品牌。我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我院脑病中心提出的“内、外、康复一体”诊疗模式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创新模式。确立“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重点专科建设指导思想,制订了“保证重点,扶持特色,带动一般”的专科专病建设思路,实行“四优先”:让孙悟空看上去也像也像是一个文化人的样子。

公园广场文化柱

优惠政策经费投入优先,科研立项优先,设备购置优先,人员培养优先,形成了一批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今年又新增3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完善考核机制和制度,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建设改造基础设施,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设立了中药材标本展室,购置了中医技能操作训练系统。加强三基培训,注重提高学员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成功争创国家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在文化人身上则是有山山水水。

景区园林装饰文化柱

练好看家本领,夯实中医基本理论功底,举办了四大经典知识大赛及传统中医药知识技能大赛。以“治未病”为依托,应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大力开展健康管理。各临床科室普遍开展了中医膏方、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针刀、手法整骨、康复训练等非药物中医疗法。深入挖掘了“脐火疗法”等民间传统技术和“五联神经促通疗法”等新技术,进一步丰富了传统中医诊疗手段。将我院名老中医总结的一批经验方,加工成为68种简、便、验、廉的中药自制制剂,广泛应用临床。二十年前由艺术家、批评家和围观的文化人组成的简单的艺术圈已经大大扩充。

广场石雕文化柱

针对不同患者需求,引进小包装中药饮片、“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目前中药饮片大包装、小包装、免煎中药、全成分中药等门类齐全,我院中药饮片品种已达500余个,保证了中药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深得广大患者好评。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诊疗行为、教学传承、言语仪表等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形成了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服务和管理文化。医院印发《员工手册》,将“望、闻、问、切”四诊法纳入门诊、查房诊疗过程。举行中医药文化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开展富有中医药文化内涵的行为规范培训、中医药文化礼仪训练等。医院还形成了中医师承、重大庆典共唱院歌、以传统礼仪迎送患者等医院特色文化。胡适是唯一一个享受国葬同等待遇的文化人了。

推出以代煎中药、送香囊、免费品茶为主题的“关爱健康相约中医”改善医疗服务惠民月系列活动。针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煎中药比较麻烦的问题,自5月份起,对来院的门诊患者免费代煎中药,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推出了“国粹生香,夏送清凉”活动,共征集代茶饮处方400余剂、香包处方200余剂,分别遴选出具有养肝明目、清热利咽、清新空气、舒缓情志等功效的香包各10余剂,向来院就诊患者免费提供防暑降温茶,同时制作香囊15000个,向患者免费发放,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满足群众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需要。打造完善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对中医药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传播。这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化人的内在需要。

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发挥网络、微信等新媒介作用,开办了※山中医养生网,上线了“※※※”等多个微信企业号。组织党员专家志愿队走进邻近乡镇、社区,把中医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发挥中医药器具易于携带、操作方便的特点,充分运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等为代表的传统、绿色疗法,携带医院自制制剂,对基层群众头痛脑热、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受到了热烈欢迎。每年开展活动30余次,帮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余家,受益干部、群众5000余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中医院的服务。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培根铸魂。

利用“国际交流合作基地”这一平台,积极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召开了“中医药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基地合作单位”揭牌仪式暨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30余名留学生到医院现场观摩,体验了针灸、拔火罐等传统疗法,开展了捏面碗、搓艾柱等比赛活动。今后将定期形成中英及欧盟医生的交流互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推进中医药走出去。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