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梢寺与天水武山县著名的旅游胜地水帘洞隔山相对,它位于峡谷两侧红砂岩峭壁上,为正方形体。据传当年修建摩崖浮雕大佛时由于佛像体型巨大,工匠们便从崖脚积木,一直到寺庙之巅,建成之后又逐次拆木而下,所以叫做拉梢寺。
当游人站在拉梢寺的观景台上,可以看到拉梢寺的主体开凿于莲苞峰南壁,其主体造像为浅浮雕泥塑,建于高宽各60余米,前倾15度的崖面,表面敷彩。唯大周明皇帝三年岁次己卯二月十四日使持节驻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渭河鄯凉甘瓜成武洮岷邓文康十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蜀国公尉迟炯与比丘释道藏于渭州仙崖敬造释迦牟尼像一躯,愿天下和平,四海安乐,众生与天地久长,周祚与日月俱永。
这块题记为我们提供了大佛建造的准确信息,大佛塑像是北周秦州刺史、陇右大都督尉迟迥在明帝三年所建,是为国家和百姓祈福的历史见证。尉迟迥当时管辖十四州的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造像时他只有26岁。
大佛头光呈同心圆形,由8层图案组成,最外一圈是红色饰带,里层分别是水波纹和莲花藤蔓,代表佛法无边。两侧侍立的两个眉清目秀的菩萨,头戴花髻冠,身着羊肠裙。大佛脚下的莲座,极富组合和装饰效果,雕琢精致奇巧,由七层图案组成,一三五七层为双重仰莲,莲瓣间刻有三排兽像,上层6个狮子、中层8个鹿、下层9个象。
在故事中,这些小兽像都是与佛有密切关系的灵性动物,或为佛的化身,或为佛的像徽,将它们与佛刻在一起,表示佛的威仪、智慧、仁慈和法力无边,而将它们至于佛的足下,又衬托出佛的伟大。佛座下方的尖拱形浅龛内也塑有一佛二菩萨,中间的是阿弥陀佛,两侧为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系石胎泥塑,是宋代重塑的作品,造像用泥精细,塑造技法娴熟,与麦积山同时期塑像可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