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低调的佛教石窟大省,藏着一处与众不同的媚态观音

巴蜀地区到底有多少摩崖造像,可能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定数,因为时至今日,巴蜀还在不断发现新的小型石窟。玉蟾山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闻名川南,曾是川南佛教名山,被张爱萍将军誉为“川南明珠”。拾阶而上,很快便能见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蟾山摩崖造像,这是巴蜀石窟中相当精彩的一处。
Date: 2022-10-21 09:59:38 | View: 52

中国最低调的佛教石窟大省,藏着一处与众不同的媚态观音

巴蜀地区到底有多少摩崖造像,可能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定数,因为时至今日,巴蜀还在不断发现新的小型石窟。玉蟾山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闻名川南,曾是川南佛教名山,被张爱萍将军誉为“川南明珠”。玉蟾山名气不大,但古迹众多,除了留有400余尊明代摩崖石刻外,还有宋代大文豪、书法家黄庭坚醉留的“玉蟾”二字,明代新都状元杨慎狂写的“金鳌峰”三字,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古以来,这里庙宇巍峨,气象万千,曾号称“大和尚五万五,小和尚不消数”。

观音菩萨石雕大型景观雕塑

暮鼓晨钟,香烟缭绕,香客如云,佛事之盛,令人叹绝。千手观音是玉蟾山摩崖造像的代表作,这龛千手观音像高5.6米,宽3.5米,他有11个头,36只手臂,两侧密布千手,众手执法器,并且千手上有眼,好像孔雀开屏一样。这尊造像比较有意思,这就是“九龙浴太子”,太子穿着三角裤,被九条龙环绕,站在二天王各用一手捧住的金刚台上,用左手比着剪刀手指天,暗示太子自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幅造像叫做“十八罗汉飘海图”,讲述的是南海观音过生日时,十八罗汉将自己的法器作为交通工具,前呼后应,谈笑风生的场面。

汉白玉立式送子观音雕塑

这尊观音菩萨,手持佛珠,双手交叉,嘴角上扬,丹凤双眼,造型十分秀美,有别于常见观音塑像庄严肃穆的形象,非常妩媚,所以也被称为“媚态观音”。细看落款是“黄山谷”,黄山谷是谁,就是北宋大书法家、大文豪黄庭坚,据说这是黄庭坚醉后书写的“玉蟾”二字,他因为坐修宋神宗实录失实而被贬到了涪陵,这个“玉”字右上角的圆点就是他借用酒碗讽刺皇帝,而“蟾”中的“言”字故意写成了“吉”字,寓意少言多吉,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漆金观音菩萨佛像

再往前一些,石壁上的佛像据说是建文皇帝像,建文帝朱允炆,就是在“靖难之役”中被燕王朱棣赶出南京的那位皇帝,由于他下落不明,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挺多,为什么这里有他一尊造像,据说就是他当年流落于此,饿晕在一户农家门前,农妇用三大碗稀粥将他救活,石刻中那位手持玉碗的神仙,就是农妇幻化的形象。游玩玉蟾山,喜欢古迹的也别错过前往县城必经之路上的一座石质九券拱桥惠济桥,可能一不注意的话,你就会从这座桥上走过了,但这座105.6米的古桥却是始建于明朝,清道光年间改为券拱桥,由此也可见泸县历史底蕴之丰厚。

大型石雕观音广场景观雕塑户外摆件

巴蜀的石窟虽然没能列入“中国四大石窟”,但巴蜀之地却是中国石窟造像延续时间最长、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川北广元、巴中地处中原入川要道金牛道与米仓道,较早开始开窟造像;西蜀成都在南北朝时已开始建寺造像,至唐宋更趋繁荣,成为中国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传播久远。当北方石窟造像渐渐停歇时,四川石窟却遍地开花,安岳、大足的摩崖石刻更是晚期石窟寺最杰出的代表。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