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径和柱高的比例,檐柱大体是保留1/8~1/9的比例,外观比较粗犷雄健;宋代的柱础都有“覆盆”,并且将“櫍”加于其上,“櫍”是柱身与覆盆或底座的过渡部分,这部分的纹理为横向平置,可有效防止水分顺纹上升,增强了柱的耐久性。宋代柱础覆盆部分的雕刻繁复精美,这些雕刻花纹大多以植物花草、神兽图腾等作为象征隐喻,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装饰风格。《法式》中对于柱础的也有规定,础方为柱径之倍,覆盆高为础方十分之一,盆唇厚为覆盆高的十分之一。
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斗栱和柱身的材料为木质,柱础为石质,分别属于古代建筑营造工艺中的大木作制度和石作制度。木材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节省原材料的长处,而石料有坚固、耐久性长的优点,两者相辅相成,才创造出灿烂的古典建筑文化。建筑外观在建筑外观的效果上,宋代柱身的断面大多为圆形,基本维持着树干的形态。柱身比例上看,中国传统柱式柱身存在柱径和柱高之间的比值问题,宋代建筑檐柱一般为1/8~1/9,外观比较粗犷雄健;
建筑细部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宋代柱础的覆盆装饰较为繁琐复杂,存有大量丰富的石作制度,如压地隐起牡丹华、宝相华、仰覆莲华、龍水等,这些浮雕装饰存在一定的象征隐喻。此外,宋代柱础中独有的“櫍”也承担了防腐耐久的功能。古罗马爱奥尼柱身横断面有二十四道凹槽,柱身细长比一般定为1/9。但根据不同类型的神庙,细长比也会发生变化,据《建筑十书》的记载:在离柱式神庙,柱子要做成其粗细为高度的八分之一,宽柱式中为1/8.5,窄柱式中为1/9,在密柱式中定为1/10.这样从离柱式到密柱式,柱间距越小,柱身细长比越小,柱子越为纤细,因而保持比例的和谐。
一为阿提卡式,也称雅典风格的柱础,它由圆凸线、平凸线和圆凹线三部分组成,柱础的高度为柱径的三分之一,除去础座,剩下的部分再划为四部分,圆凸线、平凹线和圆凹线三者交替堆叠,形成几道凹凸相间的圆盘。第二种是爱奥尼亚式,它由圆凸线、窄平凸线、上部圆凹线、小圆凸线和下部圆凹线组成。柱础高度等分为七分,比例不似阿提卡式均衡,最上层的圆凸线占了三分,剩下的部分由其它线脚按比例分别细划。对于柱础的出挑长度也作了相应规定,阿提卡式柱础的出挑距离为柱径的四分之一,爱奥尼亚式柱础出挑距离较为短些,为柱径宽度的十六分之三。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古典时期的爱奥尼柱式的柱头、柱身、柱础材料皆为石材。虽然最初也曾尝试木制,但人们对于建筑耐久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伴随着石材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得最终石材淘汰了木材,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装饰的构成上,爱奥尼式的柱头极富有装饰性,涡卷成为象征柱式的典型构件。古罗马时,由于大部分公共建筑利用承重墙承重,古希腊时期柱式作为结构的作用淡化了,柱式更多的表达为装饰含义,因此柱头的形态就成了装饰程度优劣的关键因素。
在建筑比例的制定上,柱身细长比运用贯穿到爱奥尼柱式体系中,古罗马爱奥尼柱式柱身细长比定为1/9,根据不同类型的神庙,细长比也相应会发生改变。这样规定的原因是要求柱式保持一定的比例协调,使神庙在视觉上不致于失衡。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爱奥尼柱础都由数道圆盘堆叠组成,富有弹性,装饰效果比较强,与爱奥尼柱式典雅轻盈的气质是相吻合的,并且对柱础各个线脚部分都依据几何计算进行详细的制定,数字比例的理性精神无一不贯彻其中。形态与构成中国柱式的斗栱从单层发展至多层,由最基本的四铺作乃至发展到八铺作,形成一种十分精巧独特的构造,外观上给人复杂多变、神秘莫测的感觉。
斗栱的构件又都是一些较小的部件,如“枓”、“栱”、“昂”等。将这些较小的部件以榫卯形式搭接咬合,组成一组整体性的空间框架体系,使人叹为观止。而西方爱奥尼柱式的柱头,则不如中国斗栱般复杂琐碎,它的整体感十分强烈,并且有着形态上的象征意义,两个装饰性的涡卷让人联想到女子的卷发、贝壳、卷曲的羊角等图案。爱奥尼柱头上的各个细部,如涡卷,卵箭饰花纹等都是在整体中逐渐雕琢出细部装饰。
抽象的隐喻、具象的象征以及从局部组合为整体、从整体细化为局部是中国斗栱和西方柱头在外观上和工艺做法工序上的显著不同。外观与工艺从柱身造型上看,中国柱身上一般不做任何雕饰,依据原有树干的体态,仅仅强调几何轮廓感,由于树干断面也为圆柱形,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建造的效率,木质树干可以经过打磨工艺处理后便可使用。而古典爱奥尼柱式不同于中国柱式光滑,依据树干形态的处理,它的柱身刻有二十四道凹槽,数量较多,其间的棱线通常被磨为弧面,而非尖锐的棱角,整体上看,这些棱线使得柱身轻盈挺拔,不显单调之感。
光滑和具有凹槽的柱身,反映的是中西对待柱艺术加工的态度不同,中国传统柱式柱身加工中强调自然形态,不求在柱身上做太多雕琢,这和处理斗栱时的繁复做法是完全不同的。而西方的爱奥尼柱身则更多加强细节的塑造,凹槽的数量及圆弧角度需要计算才能确定,再通过雕、刻、凿、磨等加工手法来达到他们心理上的艺术理想方向。从材料选择上看,中国传统柱式往往采用木材建造,西方古典柱式则选用石材。
其实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石柱,代表性实例有:南朝梁萧景墓神道石柱,北齐义慈惠石柱以及一些寺庙建筑中常见的石经幢。但由于中国古代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和谐共生的理念为主,加上木材施工速度快,材料可以很快规范化制定使用以及加工技术的成熟,因此很自然将木构作为首选的建造方式。西方古典柱式在早期发展中也是率先采用木材,但随着文化心理上对石材的认同感,石材拥有坚固耐久的特性以及石作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古典时期的建筑和柱式逐渐淘汰了木材而选用石材。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中西的建筑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主线各自发展,因此中国的柱式最终选择了木构,而西方柱式选择了石造。它是柱身与覆盆或底座的过渡部分,安装“櫍”的原因是中国的柱子基本是木制,水分易顺着竖向的木纹上升而影响木柱的耐久质量,而“櫍”的纹理为横向平置,可有效防止水分顺纹上升,起到保护柱身的作用。而西方古典柱式的柱础部分不存在这样的构件,一般柱础以数道圆形或弧形的线脚来刻画,增加其立体感和丰富感。西方柱式由于采用石材建造,石料的耐久性大大强于木材,因此西方古典柱式柱础不存在使用功能上的顾虑,更注重柱础形态上的美感。
装饰与细部从装饰上看,中国宋代柱式的柱础覆盆部分都雕刻着花纹装饰,题材通常为植物图案或神兽图腾等,这些图案仍保持中国装饰风格的复杂琐碎,繁缛的花纹卷曲环绕,视觉上看显得极为精美华丽。而西方柱式的柱础不存有中国柱础浮雕式装饰,利用多重线脚堆叠是西方古典柱础的主要特征,这些线脚主要由圆凸线、平凹线和圆凹线等组成,更强调雕塑感和轮廓感,虽然柱础仍为装饰所用,但比较简洁大方。
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的柱子或者建筑或者其他艺术同样都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没有分出谁好谁不好的。只能说明中国和西方在建筑观念、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所存在的巨大差别。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建造技术、不同的理念文化促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柱式体系。柱式自身就是结构和美学上的和谐统一,任何没有结构依据的形式美都会被淘汰。中国传统柱式和西方古典柱式分别从造型结构、建造材料、细部装饰等方面诠释了各自的柱式特征,解读出两柱式体系中的特征要素,并比较出它们的差异点,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和西方的柱式文化和建筑文化,进一步说,为我们现在利用不同的建筑材料表现不同的艺术效果也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