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西自驾,从灵石到洪洞到运城,可沿着京昆高速接侯平高速一路向南;由于这条高速线上集中了山西大部分精华景点,游玩起来非常方便。但是有一个景点,却远远偏离了这条中线,那便是位于隰县的小西天。相信绝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个“隰”字怎么读,是什么含义。隰县便是地处黄土高原、吕梁山南麓的一个地势低洼的县城。隰县非常小众冷门,游客不多,大部分来这里的游客,都为了小西天而来。他们根据希腊文字创造了字母。

明朝时,当时的隰县建了座圣境寺,全寺大小殿宇、僧人众多,堪称巨观,俗称大西天。两寺都以悬塑见长,不少人认为大西天的悬塑水准更在小西天之上。小西天位于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由明代东明禅师创建于明崇祯二年。可能是比较隐蔽且不易到达的关系,被完好地保留下来。一口气从山下爬到了山巅,踏240级台阶,穿过长长的甬道,便是小西天建筑群的所在地。整个建筑群并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依着山势高低起落,分为上院和下院,分别有大雄宝殿、文殊殿、普贤殿、无梁殿等建筑。单一汉字能表示的意义有限。

后因重门额题“道人西天”,并为了与同城的大西天区别开,才被称为“小西天”。此时已无需懂得宗教、建筑、艺术,绝对是跨次元壁式的审美召唤。这般金碧辉煌,这般恢宏壮阔,仿若鬼斧神工,从天而降,勾魂夺魄。仅大雄殿宝殿的彩塑精品就占全省明清彩塑作品的4%以上,而这些佳作仅位于面积只有169.6平方米的小殿堂内,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悬塑绝唱"。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

悬塑的特别之处,就是布满了梁、檩、椽、柱、枋、材、斗,山墙、内檐、脊角以及屋顶…虽然大雄宝殿的内部空间不大,但是悬塑给人的视觉冲击,让人久久杵在原地,睁大眼睛、就怕错过一个指甲盖的精彩。佛国仙宫、小桥流水、舞榭歌池、乱石峭岩均层层叠叠,仿若置身于西天圣境之中。如今以悬塑出名的古建筑,除了隰县小西天,还有长治观音堂,西安蓝田的水陆庵;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而已经无处找寻的大西天,曾经能有多精美宏大,遗憾的是我们已无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