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雕塑家司徒兆光辞世,曾塑朱德象及百元钞领袖浮雕稿

知名雕塑家司徒兆光先生,于2020年3月4日18点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范迪安表示:司徒兆光先生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优秀雕塑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为中国雕塑事业和雕塑教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Date: 2022-10-28 16:02:51 | View: 89

八旬雕塑家司徒兆光辞世,曾塑朱德象及百元钞领袖浮雕稿

作为中国城市雕塑的奠基人,司徒兆光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城雕艺术委员会委员、首都城雕艺术委员会委员。他的代表作有《读》、《朱德纪念像》、《吴作人》、《雏鹰》等,作品《扬青稞》、《廖公》、《妮》等曾获奖。曾为毛主席纪念堂、北京郭沫若故居、北京宋庆龄故居、国家体委、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故居博物馆等地创作铜像。1940年,司徒兆光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省开平市,已故著名电影人、文化部副部长司徒慧敏之子。

朱德卡通雕塑

1959年,司徒兆光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61-1966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留学,从师著名雕塑家米·康·阿尼库申教授。曾为国家培养出大批艺术精英人才,也曾为中国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的建设推广做出重大贡献,很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收藏。1961年中国留学生访问苏联油画家楚依柯夫,左起曹春生、司徒兆光、王克庆、冯真、楚依柯夫、张华青、李骏、楚依柯夫之子、苏高礼1973-1975年,司徒兆光完成集体创作的大型泥塑组雕《农奴愤》。

朱德坐式伟人石雕

1983年赴苏联考察城市雕塑,并于市长讲习班授课。1984年作品《多多》、《背》等参加布达佩斯国际小型雕塑展览;石雕《廖公》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并收藏于中国美术馆;1985年为人民币百元创作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浮雕像;同年创作完成大理石刻《读》坐落于北京市政府门前,该作品于1987年获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评选"优秀奖"。1987年为匈牙利著名诗人山道尔·裴多菲故居博物馆创作中国作家孙用铜像。

朱德人物景观铜雕

1988年创作完成北京郭沫若故居的郭沫若纪念铜像。1990年为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创作我国首个户外人体雕塑《遐思》;1997年为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创作石雕《何香凝像》。完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同仇敌忾》《巾帼赞曲》。1999年创作不锈钢像《牦牛》,2000年为香港大学创作《孙中山像》,2002年创作《春雪月夜》长春国际雕塑公园。2012年《孙中山像》参加《雕塑百年》展、国家博物馆收藏。

校园名人朱德胸像铜雕

2013年在国家大剧院画廊举办“生命之歌——司徒兆光的艺术情怀”展。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代表中央美院、中国美协对司徒兆光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致以问候。司徒兆光先生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优秀雕塑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为中国雕塑事业和雕塑教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司徒先生早年赴前苏联留学,形成了坚实的雕塑造型功底,他留学期间的一批“雕塑体”的素描在美术教育中曾引起广泛影响。

朱德半身像铜雕

在创作上,他吸收融汇欧洲古典雕塑的优长和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经验,作品富有刚强雄健的艺术语言,更有深沉含蓄的内在意蕴。他关注现实,深入生活,注重雕塑的公共文化意义,在艺术质量上精益求精。他的人物肖像雕塑将“写实”与“传神”融为一体,尤其注重塑造刻划人物的性格、气质与精神,创作的孙中山、宋庆龄、何香凝、朱德、廖承志、贺龙、郭沫若、马寅初、梁思成等一大批肖像雕塑犹如凝固的人物传记和静穆的生命形象,富有经典感和永恒性,是新中国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

朱德人物铜雕

司徒兆光先生长期在中央美院任教,怀以大爱之心培育青年学子,在教学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同时爱生如子,以自己朴素真诚的品德感染和引导晚学。他担任雕塑系主任期间,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师生创作,以宽厚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深受同事们和青年学生的敬重。他在晚年虽遭受病扰,但仍关心学校事业和中国雕塑的发展,体现出高尚的精神境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胸像石雕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我们不能面向司徒兆光先生告别,但司徒兆光先生的艺术人生已如他塑造的永恒形象,让我们永远铭记!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