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表面”文章成就工匠梦想

■工作中的王少平。  初见王少平时,他刚从车间里走出来,戴着眼镜,精神饱满,穿着略显陈旧的工作服,双手沾满了机械上的污渍。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企业创始人。  王少平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厦门经济特区拉开建设大幕时,21岁的他怀抱着工匠梦想,一头钻进机修领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不平凡:帮助不少企业原本要报废的贵重零件“起死回生”。
Date: 2022-10-29 06:00:01 | View: 37

做足“表面”文章成就工匠梦想

初见王少平时,他刚从车间里走出来,戴着眼镜,精神饱满,穿着略显陈旧的工作服,双手沾满了机械上的污渍。王少平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厦门经济特区拉开建设大幕时,21岁的他怀抱着工匠梦想,一头钻进机修领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不平凡:1977年,17岁的王少平参加了恢复后的第一届高考。因差了几分,没能上大学,他通过招工进入人造板厂成为一名机械维修工。

校园雕塑不锈钢雕塑

他从小就爱动手、爱钻研,与机械打交道的工作让他很兴奋。他对知识充满渴望,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时,这种渴望更加强烈。1981年,他考入了当时的厦门工人业余大学机械专业学习,开始了一边工作一边念书的日子。在厂里,他要三班倒,经常早上7点半下夜班后,就直接蹬着自行车赶去上课。”四年后毕业,他也从工人编制转为干部编制,全面负责厂里的机械维修工作。“许多机械故障都是因为零件磨损引发的,我很想找到一个修复失效零件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办法。

广场同心锁铜雕

”王少平说,在一次省内行业设备维修技术交流活动中,他得知福州的陈地光教授是省内这方面的权威专家,研发出的表面技术可以很好地修复机械零件。“得到这个信息我特别兴奋,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交流活动一结束,我就向单位请假,从南平赶往福州,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敲开了陈教授的家门”。陈教授把自己上课的讲义送给王少平,之后还帮他争取到了到大学进修的机会。1987年,结束进修的王少平回到单位,学以致用,原本一个月一换的零件,应用了新的表面技术修复后,使用寿命一下子延长了4个月。

太空兔宇航主题雕塑

他从小工坊做起,租赁小厂房,祥店、石村、洪文、殿前等地都留下了他的创业足迹。矗立在厦门大桥进岛方向的“金钥匙”雕塑一直被认为是厦门的地标之一。1991年“金钥匙”建造时,王少平是“金钥匙”表面喷铜工程的主持及施工者,他运用热喷涂技术让雕塑原来的钢结构表面呈现出金光闪闪的艺术效果。在参加工博会时,他为自己的公司打出了“机械医院”的概念,吸引了其他参展者的关注。这些年来,他带领着他的“机械医院”,让许多工矿企业原本打算报废的高价值机械零件得以“起死回生”。

不锈钢红色党旗党建雕塑

2004年,厦船重工新建船台的止滑器芯轴受损失灵,芯轴难以整体取出维修,而如果使用传统的堆焊工艺修复,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芯轴变形。6月21日王少平“临危受命”,他仅用两天时间就在不取出芯轴的情况下完成了维修。“这项现场修复工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免除设备维修的大部分拆装工作量,简化了维修工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2017年,王少平又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来,这家企业有一台大型的薄膜打孔机械,因轧辊主轴的轴承部位磨损,导致设备不能运转。该企业原本计划更换整套轧辊的,但单单购买进口零件就要花上万美元,而且,光是拆装设备、更换零件就得花一个月时间。最终,在设备无需解体的情况下,王少平仅用1天时间就将磨损的部位恢复到尺寸精度,避免了生产线长时间停产。

铜雕户外下棋人物

他说,入行之时,他的梦想是要成为一名又精又专的工匠。“我一直记着陈地光教授临终前的殷殷期望,他想让这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基础技术在特区建设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服务于各行各业的设备维修和‘再制造’产业”。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