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兄弟眼中的“救亡”与“爱国”

光明网讯2018年4月1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回顾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有两个鲜明揭示时代主题的关键词:“救亡”与“爱国”。司徒杰的艺术创作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其作品主要围绕“爱国”主题。据悉此次展出的司徒乔和司徒杰的80件精品力作,均是早年捐赠国博的。
Date: 2022-10-30 14:49:30 | View: 37

司徒兄弟眼中的“救亡”与“爱国”

回顾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有两个鲜明揭示时代主题的关键词:司徒乔先生与司徒杰先生就生活在这个风起云涌的百年里,这对兄弟的人生履历与艺术创作紧扣时代主题,为中国二十世纪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登高鹿景观石雕

司徒乔的艺术创作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受大环境影响,其作品常常反映“救亡”主题。从1940年抗战主题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到1946年战后灾情主题国画作品《义民图》,真实反映了司徒乔先生正义的信念和为生民立命的追求。

不锈钢别墅几何小鹿雕塑

司徒杰的艺术创作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其作品主要围绕“爱国”主题。从1956年雕塑作品《白求恩全身像》到1983年浮雕作品《中国铁路工人在加拿大》,再到1996年创作的《孙中山像》,表现出司徒杰先生满怀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国热情。

不锈钢彩绘景观灯饰雕塑

司徒乔先生,广东开平人,踏上艺术之路伊始就受到鲁迅先生的关心和指引,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绘画领域,发明了独具特色的竹笔画。他心系大众疾苦,以带有时代气息的个性化视觉语言勾勒出战乱下的社会现实。从1946年1月底至1946年6月初,司徒乔携妻子进行了漫长的战后灾情五省纪行,据此创作的国画作品《义民图》,透过正义的目光深刻表现出中国劳苦大众的血和泪,展现了艺术家的“良心”与“良知”。

不锈钢户外抽象跑步人物雕塑

作品直接传达出的是灾难与痛苦,更深层的是要唤起人民的觉醒,号召大家“从灾难中像巨人一样崛起”。此次展览通过51件馆藏艺术作品,以“国殇纪行”和“东方曙光”两个单元呈现出艺术家笔下二十世纪上半叶苦难的旧中国和曙光初现的新社会,体现了司徒乔作为艺术家的担当。

黄继光校园英雄人物铜雕

司徒杰先生,广东开平人,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雕塑领域,尤善人物雕塑。他早年师从德籍雕塑家卡尔·杜迪希,后跟随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家王临乙先生、曾竹韶先生学习,全面掌握肖像塑造法和纪念碑建造法。司徒杰先生1956年创作的《诺尔曼·白求恩像》,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具有经典意义的纪念碑式雕像之一,还是其现实主义纪念碑雕塑创作的高峰。

公园动物玻璃钢仿真毛驴

同时司徒杰又以传统艺术为基点,深入研究民间雕塑,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中西雕塑技法与理念,完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民族气派的创作。本次展览通过29件雕塑,通过“以碑立传”和“融贯东西”两个单元反映出司徒杰独特的雕塑创作经历,展现其秉持的“结合中西,以民族为本”的现代民族雕塑发展理念,呈现独具匠心的个性化探索和实践。

不锈钢剪纸戏曲人物雕塑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