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马儿/苍耳:念 你 我站成了一尊雕像

《卷耳》是一篇抒写情感的名篇。有人提出《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也正是《诗经》里不少诗歌令人贪恋陶醉的地方。当然,凡经典,名则名在各自有悟、各自可悟。
Date: 2022-10-30 17:17:39 | View: 32

诗经/马儿/苍耳:念 你 我站成了一尊雕像

听阅《诗经·国风·周南》第三篇《卷耳》:

念你我站成了一尊雕塑

《卷耳》中的夫人独白:

我站在《诗经》

的望夫石上

向远方遥望

春天走了夏至

秋天去了冬来

先秦的风

吹皱了时光

满山的卷耳

青了又黄

硕大的箩筐啊

盛不下我绵绵的忧伤

山间的小径有多弯

我的思念就有多长

今天我又来夫君

曾经劳作的地方

向远方遥望

心上的的人儿啊

你在遥远的战场

可否安恙?

浑身长刺儿的苍耳

长成爱情的姿态

沾牢了我的衣裳

犹如我和夫君

依依我我难分难舍的模样

卷耳日复一日地采着

汉白玉羔羊跪乳石雕

日子年复一年地熬着

思念一寸一寸地长着

我把白天熬成了黑夜

我把青丝变为了云鬓

我站在孤寂的秋高之上

望穿秋水

我站在厚重的诗经之上

向着远方

站成了一尊

凄美的雕像

遥望爱情苍耳花开了又谢

卷耳中的夫君独白:

我站在远古

高高的山岗之上

凝视着远方

那亲亲的故乡

念想心上的人儿啊

还有年迈的爹和娘

驰骋沙场的马儿

已经行动迟缓

随从多年的仆人

也步履蹒跚

春秋的风儿

吹不散缕缕愁绪

斟满美酒的牛角杯

装不下溢出的思念

苍耳花开了又谢

他乡的月儿

弯了又圆

大理石铜钱龙龟小区石雕

漂泊的游子啊

何时回故乡

岁月老去

归途路长

2021年11月3日午

《诗经·国风·周南》第三篇《卷耳》经著名主持人秦莉老师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的的高水准专业朗诵,还有著名诗人@杨炳麟入木三分生动形象的专业剖析,直入人心,震撼灵魂!直接冲击出本人创作的灵魂。

ófē·ōunán·ǎněr

国风·周南·卷耳

cǎicǎiǎněr,bùyíqīā;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ēwǒáirén,ìbǐōuhá!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晚霞红小区景观石桌凳

ìbǐīwéi,wǒmǎīí;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wǒgūóbǐjīnléi,wéiyǐbùyǒái!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ìbǐgāogā,wǒmǎáná;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wǒgūóbǐsìgō,wéiyǐbùyǒā!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ìbǐjūyǐ,wǒmǎtúyǐ;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wǒpúpūyǐ,yúnhéxūyǐ!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卷耳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不锈钢网状凤凰雕塑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著名诗人杨炳麟林讲《卷耳》

《卷耳》是一篇抒写情感的名篇。其妙就在于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有人提出《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因为《诗经》多为民间搜集整理传世,此论我以为有点靠谱。但这恰是篇章布局的佳妙之处。

石雕赑屃驮御碑

《卷耳》共四节,也就是“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人坚决地隐去了“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让戏剧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让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第一节是以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一一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这类在《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召南.行露》《周南.葛覃》《周南.汉广》《周南.汝坟》等诗中都有此类手法。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汉白玉欧式石雕花架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封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好问《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多多少少体现了与《卷耳》一脉相承的意味。

当年读《诗经•卷耳》,内心有暖,似乎是一曲童贞之歌,是少年幽梦。你看:到处都是繁盛的卷耳,半天还采不满一小筐子,是因为走神了,在想念心上人。多么玄妙的画境!

公园不锈钢运动雕塑

接下来,转场,类似电影的回切、插叙或是剧场里的换幕:场景从青翠繁茂的野坡转向一处高高的土山岗,这儿不再是女性所处之所,因为有马,雄性的标配,它隐喻了征夫或战士的存在,而且马儿有些疲惫,显然主人的征程尽在尘埃落定处,那就歇着吧,从马驮里取下酒斟满杯,安抚一下自已因思念带来忧伤。后面接续下来的是更高的山脊,马腿软了,也迷茫了,主人能好到哪去?只能痛饮更多的酒来消解心中悲伤。到最后身处之境大片荒芜,马匹终于累倒在一片乱石堆中,就连随从也精疲力竭,而这一切皆因思念和愁绪,离散之苦,是“愁”字压在心上,是爱恋的焦虑、爱而不得的无奈。这种两性纠缠的复调似的交叉映射,撇开未明事理的原由,单就爱事供配而言是足以互慰的、也是走心的。也正是《诗经》里不少诗歌令人贪恋陶醉的地方。当然,凡经典,名则名在各自有悟、各自可悟。

老牛动物广场铜雕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