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网站上,成都的达人们已经在分享“如何与爬墙熊猫、节日精灵同框”的各种拍照教程了。在成都,除了毛绒绒的国宝大熊猫,还有一只来了必看的熊猫——那就是成都户外大熊猫艺术装置。成都人约见面,一句“在熊猫屁股下等”,互相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12月,这只“爬墙熊猫”迎来了它的新朋友,身着缤纷色彩盛装的冬日精灵们散落在七层雕塑庭院之中。夜幕降临,灯光亮起,穿梭在跷跷板、隧道、彩球组成的礼物工坊中,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拍照打卡。

即将迎来开业的第八个年头,成都已经不仅是一个买买买的地方。蓝精灵主题展、唐老鸭夏日刨冰主题展、奇趣花园艺术展等“盛事”不断,为这座购物中心注入文化游览的活力。这些文创艺术类活动放置在公共空间中任人免费参观游览,看似是砸钱做与买卖无关的事情,但其实却能为商业赋能。在拍照、打卡间,客流涌动,成都城市地标的形象也不断稳固。时间回到2014年,为庆祝成都开业,全球知名艺术家劳伦斯于2013年到四川雅安采风后,按照当地大熊猫的原型设计、创作了一尊“”爬墙大熊猫雕塑。但当一只巨大的钢铁大熊猫“攀”上成都的外墙,缓慢而微妙的化学反应在这个城市发生。

这只高15米、重13吨的巨型大熊猫由近4000块三角形构件组成,最初是临时存放,由于备受大众追捧,至今还萌萌地趴在成都外墙上。就在这尊雕塑落成后3年,2017年10月,劳伦斯因病去世,熊猫爬墙因此成为绝唱。设计师去世了,但这尊雕塑带给成都的影响却永不消逝。至今,很多人不知道的确切意思,但提起熊猫爬楼却几乎无人不知。从某种程度上说,成都和熊猫爬墙已融为一体,凝练为一个符号和象征,成为很多游客来成都的打卡点,还收获了“来成都必看的第二只熊猫”美称。

商业空间也是公共空间,植入什么内容,空间就会呈现出什么气质。文创艺术,兼具了创意和审美,是所有内容中最高阶的那一种。在个性化的多样需求下,传统的商品丰富度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而空间环境的情景化、消费圈层的共鸣度、业态跨界的想象力、商业美学的感染性都成了商业中心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2021年10月31日,作为2021成都国际时尚周的重磅国际时尚活动,首届中法时尚摄影展在成都艺术廊开幕。“不仅让我们看见高级时装的市场活力,也让我们发现那些时尚创作者的精彩影像表达。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摄影展为大众带来城市人文时尚生活美学的又一次视觉盛宴,高质量传播和引领成都天府文化的时尚表达。高品质的文创艺术提升了商场品位,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选择将进入中国市场的首店开在成都。热爱时髦和尝鲜的成都市民,得以“零时差”接触到更多全球新品,国际企业也多了一个极佳的市场热度“测试点”。《2021中国首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首店经济向京沪蓉高度聚集,北京、上海、成都已成为首店数量第一梯队城市。

据了解,国内最活跃的文创路演孵化平台“天府文创路演”也将为成都的文创艺术产业助力。2020年4月以来,该平台已为数百家企业提供直接路演服务,帮助文创项目落户成都产业园区,总投资额逾15亿元,并实现“企业在成都路演,在全国乃至全球同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