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段国海/师傅:云南施甸农民艺术家段国海:在轮椅上用面塑捏出美好人生


Date: 2022-11-01 06:58:00 | View: 31

面塑/段国海/师傅:云南施甸农民艺术家段国海:在轮椅上用面塑捏出美好人生

在保山施甸县青牛白马广场非遗文化馆展厅的正中央,一件题名为《双龙会》的面塑艺术展品格外醒目,布展两年多来,每当游客迈进展厅,无不被这一青一黄、两条栩栩如生的大龙吸引住,这件精美的面塑艺术品出自施甸本土的民间面塑传承艺人段国海之手。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段国海是一位常年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障人,但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执着的追求,段国海最终通过勤学苦练练就了面塑这门民间工艺绝技,成为当地人人称赞的农民面塑艺术家。

铸铜汉武大帝浮雕壁画

遭遇意外不幸瘫痪

今年46岁的段国海是土生土长的施甸人,虽然正值壮年,但40多年来却命运多舛,先后遭遇了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意外负伤致下肢瘫痪等不幸。

如今,伴随着一件件面塑工艺精品推向市场,段国海不断刷新着人生的精彩篇章,书写着自身不平凡的人生历程,用自强不息的斗志为自己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在人生路上继续自由翱翔。

段家的曾祖曾经是走南闯北的马帮商人,经过艰苦打拼,用心经营,用积累的财富盖起了深宅大院,但段家到了第五代却遭遇了一场重大变故导致家道中落。为了生存下去,段国海15岁就开始去外面打拼,大一点后跟父亲学盖房、学电焊。他从小就多灾多难,好几次差点没了命,一次是不幸被车撞伤,一次是触电导致昏迷不醒,好最后都平安度过,但命运之神并没因为有过几次不幸就眷顾他。2001年,26岁的段国海原本计划着结婚的事情,为了结婚后过上好日子,段国海跟着一个建筑队没日没夜地干活,没想到,拆房时一根横梁重重地向他的脊背砸下来,医生说就是救过来以后也坐不起来了,只能在床上睡着,顶多能活3年。

汉白玉欧式凉亭雕塑1

逆境中迸发求生的力量

一个月后,段国海出院回家,但腿时常疼痛难忍,每天都需要吃药。出院回家后的前两年,他没法独立上厕所,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他克制着尽量少喝水、少吃饭,有时候下午连饭都不敢吃。有时候就想反正也是一死,要死也不能窝囊地死,要站着死;又想,事情既然发生了,着急也没用,得尽快让自己好起来。在那段时间里,未婚妻经常来看望、关心他,她的关怀,让段国海很内疚。一天,他向女友提出了分手。他的女友不同意,她说不管怎么样都愿意照顾段国海。段国海觉得如果跟着他要吃一辈子的苦,他一个人怎么过都行,不能连累女朋友。在他的坚持下,女友迫不得已和他分了手。

仿古三门石牌坊石雕

一个男人,不能一辈子靠别人活着啊。为了能站起来,段国海让父亲给他做了和床头差不多高的铁架档杆,用手支撑着慢慢学习走路,上厕所、学骑代步车……一点一滴从头学习。手上磨起了很厚的老茧,虎口、胳膊、肩膀钻心地痛,他从没喊过一声。3年后,他慢慢地能够依靠铁架往前挪动,慢慢能骑着老年三轮摩托出去转悠,他咬牙硬挺了过来,段国海重生了——他开始重新振作起来。

邂逅师傅学习面塑手艺

生活能自理后,段国海总想找点事做,以自食其力。那段时间,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要干些什么才能养活自己,想来想去想起小时候看到过外省人在街上卖漂亮的面塑,觉得只需用手就可以操作,是适合坐在轮椅上的人长期做的事情。

公园不锈钢自行车人物雕塑

也许是命运的眷顾,一次偶然的机会,段国海开着三轮摩托去施甸赶街的时候,真的让他碰上了一位河南来的捏面人师傅。从此,段国海天天缠着师傅教他面塑手艺。“面塑是个技术活,你行动不便,咋可能吃得那么多苦?”河南师傅一语道破了自己心中的担忧。“师傅,我不怕吃苦,只要你教我,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教诲,在面塑手艺上创出自己的一条路来!”段国海的决心最终打动了河南面塑师傅。

“但我有事在身不能久留,只能教你3天,学不学得会就看你的造化了。”听师傅这样说,段国海的心不禁咯噔了一下。“3天时间就要学会做面塑,我能学会吗?”但好不容易让师傅松口收自己为徒,段国海打定主意就是火海也要去闯一闯。

古代人物坐着的诸葛亮铜雕

为了从师傅手上学到手艺,段国海白天跟随师傅上街卖艺,一边帮师傅卖面塑工艺品,一边仔细看师傅捏面人时的操作步骤并暗暗记在心里。到了晚上,又央求着师傅耐心跟自己讲述各项技巧。就这样师傅认真教了他3个晚上,段国海也认真学了3个晚上。“别小看这3个晚上,就是这3个晚上,我硬是从师傅手上学到了20多种捏面人的技巧。”段国海说,也就是那时起,他的人生改变了。

研究出独特的面塑秘方

师傅走后,段国海沉下心来,开始认真研究面塑工艺。刚开始,做出的作品不是捏得不太像,就是感觉有些松软没有筋骨。

雕刻小型石桥 拱形石雕桥园林 庭院专用

“为了解决这一毛病,我一边想法请人帮我找来很多与素描、雕塑相关的书籍学习,并通过看电视节目和上网学习与面塑相关的知识,一边不厌其烦地重复做一件件作品。”段国海说,经过近一年多的刻苦努力,手中的面塑作品焕发了生气,开始活灵活现。随后,段国海尝试着走上街头出售面塑工艺品。

“为了打开市场,他摆摊出售的面塑主要以各种小动物造型为主。”段国海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他捏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刚开始在学校门口摆摊,每天可以卖20多元钱,虽然钱挣得不多,但终于能够养活自己了。”

网球狮石雕南方狮子雕塑

就这样,段国海通过出售面塑工艺品为自己打开了一条谋生之路。此后,他继续刻苦钻研面塑手艺。“传统的面塑工艺品配方存在不易保存,时间长后作品会开裂等弊端,自己的面塑作品要想打出去,占领更大的市场,就必须解决这一难题。”此后的10余年间,段国海在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事面塑艺术10余年后,从小如手指的猴子、到长约3米多的巨龙,从一个主角到多角色配置,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人物到红色经典、民族特色等多场景展示,段国海在作品上不断推陈出新。除此以外,他还成功研制出一套独特的面塑秘方,解决了传统面塑不宜长期保存、变色、开裂的难题。段国海的面塑作品逐渐在家乡施甸打响,特别是每逢春节和庙会期间,他的工艺作品总是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游人前来抢购。一个春节下来,可以销售700多个,一年的收入超过了两万。

石雕人物雕塑-玻璃钢仿铜半身人物雕像

方寸之间作品栩栩如生

对于段国海来说,面塑既是他如今的谋生之道,也是他的精神寄托,只有做面塑,才能让他的一颗心重新找到皈依之所,重新回归精神王国。一只顶针,一把梳篦,一个面刀,便创造出美丽的人生风景。不到十二平尺的工作台前,段国海拿起面团随手一掰,搓、捏、揉、压,眼睛、鼻子、嘴巴就全有了……

就在这不经意的聊天之间,段国海手中的小面团仿佛被注入了灵魂一般,一个萌态可掬的奥运福娃娃就呈现在眼前。再看看工作台上的取经路上的唐僧师徒、可爱的虹猫蓝兔、一朵朵鲜艳欲滴的红玫瑰……一组组雕刻精致、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就像被施了魔法般,脱离了坯子活了起来。

抽象人物骑车不锈钢景观雕塑

孙悟空和大角牛是段国海最喜欢,捏得最多,也深受市场欢迎的作品。只见段国海取一小团色彩鲜艳的面,先捏出身子,再精雕细刻出猴头面部表情,用绿色、白色组合揉捏出裙子,扎红腰带、穿黑白皂靴。大不过花生、小如米粒的面料,经过他指掌揉捏瞬间成型。再用小工具进行点、刻、拨修饰,不过10多分钟工夫,一个头戴金冠,身穿金甲、手举金箍棒、器宇轩昂的孙悟空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仿佛此时段国海已幻化成他指间塑造的一个个克服重重磨难,勇敢、正义、无所不能、叱咤风云的“孙行者”。在国产动漫《小牛向前冲》中的形象基础上,他塑造的大角牛背着小背箩挖药,去医治疾苦大众的形象,寄托了他想去除自己和他人身体疾苦的愿望。

不锈钢圆环读书人物雕塑

从小就有一个木雕艺术梦的段国海已经不满足于制作一些小面人,而是根据《木雕工艺》《盆景》等书籍图案试着制作一些工艺复杂的盆景面塑,从中国古典传说、名著、神话故事和生活中寻找灵感。他对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心血与灵感,赋予面塑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生命力。《黛玉葬花》《麻姑献寿》《迎客松》《渔童戏鱼》《琴童抚琴》《松鹤延年》《布朗风情》《双龙会》……如一朵朵奇葩,在他手中徐徐盛开。《寿星》慈眉善眼、高70厘米,送给外婆做寿礼,成了外婆最喜爱的礼物收藏;伸张正义的《黑猫警长》,充满爱国教育题材的《王二小》、表现家乡风情的《布朗风情》走进了仁和幼儿园;《双龙会》《布朗风情》等作品还被施甸县文化馆作为艺术资料收藏。

铜雕西方骑马雕塑人物

愿望:将面塑工艺发扬光大

在段国海的家门口,路边田埂石缝里的一株绿油油的蒲公英在阳光下灿烂地绽放着,锯齿状狭长细窄的叶片一往情深地绿着,完全忘记了自己置身于路边的石缝中。虽然行人稍不注意就会将它踩成绿泥,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拒绝成长。

在鱼塘旁,绿树和庄稼簇拥着一间小平房,大约50㎡的小屋连着里外两个卧室,里面是段国海母亲的卧室,床对面摆放着绽放的玫瑰花,一排排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有神气的孙悟空、可爱的虹猫、蓝兔、大角牛、奥运吉祥物福娃等等。外面一间稍微大一点的房间是段国海的卧室和工作室、客厅。客厅的对面有间专门养信鸽的小屋,小鸽子不时发出咕咕咕的叫声,像与主人在窃窃私语、温馨交流。一只陪伴了家人10多年的狗静静的陪伴着主人,八哥还时不时发出“哈、哈”的声音与人打招呼。

不锈钢公园抽象人物雕塑

段国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了他手中的一件件面塑工艺精品。20年来,段国海用坚强的意志、精湛的手艺,成就了施甸独一无二的面塑艺术,被誉为当地“轮椅上的农民艺术家”。从2011年以来,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市残疾人工作者书画摄影艺术品比赛,获得多项奖励。2012年,《乐人间》在保山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中荣获三等奖。如今,他捏制的面人深受市场的青睐,他的作品销售到临沧、昆明、寻甸等地。

“人活一天就要开心地活好每一天”这是段国海经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只要自己还能动一天,就不会停下自己手中的面塑工艺品制作。“我要将面塑工艺进一步发扬光大。”

巨形大白菜雕像-玻璃钢仿真植物果蔬雕塑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崔敏实习生陈海頔通讯员杨永芹摄影报道

责编易科彦

校对王利绚

编审赵梅圭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