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出颇受欢迎的历史剧《大秦赋》吸引了无数观众。正在央视和湖南卫视等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中国》、《中国通史》以及《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等,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历史上的秦朝,领略了大秦帝国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灭亡的历史。近日,一则"陕西发现战国时期秦国后宫遗址"的消息又刷爆了媒体。西安市阎良区的秦汉栎阳城考古,清理出了战国时期秦国宫城内的后宫区。秦始皇是一位残暴的暴君,他在位时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老百姓动辄被关进监狱,尤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更是十分残酷…秦王朝的短命,除了秦二世胡作非为外,与秦始皇的一系列横征暴敛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战国时代,因为周王朝逐渐衰落,数十个被分封的诸侯国均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

他们开始各自为政,并展开了互相杀伐吞并的连年混战。最终结果形成了七个大诸侯国,并且继续延续这种混战。此后,其中位于西北的秦国渐渐强大起来,并逐一战胜了其他六国,最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逐渐强大的原因,不得不说是因为秦国历代国君都很重视引进人才。比如,秦国曾相继引进了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等多人。商鞅的一系列变法,是秦国超越其他六国走向兴盛的最重要原因。

而有胆有识的秦始皇,不但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把秦国继续做大做强,成为最厉害的那一个,还英勇顽强地吞并了其他六国,使我们这片东方土地首次作为大一统国家屹立于世界。与大秦国同时代的欧洲,也有强盛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古希腊和古罗马也都产生过著名的领袖人物,比如亚历山大、凯撒、屋大维等等。当然,欧洲与中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或许他们的统一没有华夏民族的中国那么容易。但是无论如何,秦始皇能够把数百年战乱不休的华夏统一在他的麾下,不得不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功绩。

"中华文明是唯一传承至今的文明,已经渗透在中国人的血液中"。而促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正是从秦始皇统一之后的中国开始。统一之后,秦始皇审时度势,认为绝不能重蹈周王朝分崩离析的覆辙。他与自己选中的得力助手李斯,制定了一系列非常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管理的政策:废除周朝的贵族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等。

这些前无古人的决策,充分显示了秦始皇的非凡眼界和雄浑魄力。中华民族在此后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沿用了秦朝的这些制度。这也是为何"汉族"能够不断融合吸收周围各个少数民族的巨大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始皇确实称得上"千古一帝",他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始皇曾经遭遇了多次袭击——仅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荆轲刺秦王,高渐离筑击秦王,以及张良锤击秦王等等。

于是,秦始皇下令"焚书"——把秦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史书全部焚烧殆尽,不许这些能够形成分裂或复辟意识形态的文化存在。虽然这种做法过于"简单粗暴",但我们想想看,这在当时或许就是没办法的办法——为了杜绝不利于统一的观念流传必须实行。秦始皇并没有烧掉所有的医学、农学以及其他科技类书籍,说明他是很有头脑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暴君。按照最常见的一种——被"坑杀"的460个人有方士也有儒生。

方士,就是装神弄鬼的那种巫师一类,知道秦始皇想长生不老,用各种方法来欺骗他。即使秦始皇真的"坑"了460人,在当时新生的秦国为了巩固统治,采取"杀鸡儆猴"的暴政,也并不算多。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朝历代很多统治者在夺权前后也都滥杀过不少人。秦朝著名军事功臣王翦王贲父子,功高震主照样能得善终,李斯更是在秦后期大权在握。对待六国贵族,秦始皇也只是把他们和豪富12万户迁到咸阳附近和四川等地以便控制,并没有把他们赶尽杀绝。

当然,虽说"焚书坑儒"等方面有很多令人疑惑之处和不同观点,但是,并不能因此说秦始皇没有过错。相反,秦始皇确实犯下了不少暴政——做出大量导致秦国短命的横征暴敛,劳民伤财的决定。比如,秦始皇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为自己建造了浩大的始皇陵。目前发掘出的其中一部分——兵马俑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不知完整的始皇陵该有多么宏大!虽然还没有完工就遭遇项羽的大火焚毁,但其征用的民力和财力自然非常巨大。项羽因宁死不屈的壮志,一直被国人誉为英雄,可实际上他却是六国复辟势力的代表,是阻碍历史发展的一方。

秦始皇统一后,把所有国家之前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全部连接起来,形成了"万里长城"。但是,工程浩大花费的人力物力太多,尤其给底层劳动人民带来了诸多苦难,因此官逼民怨,使得各地爆发起义。经历多年战乱的人民,在秦朝统一后期盼的是能有安定,宽松的生活。但秦始皇这些连年不断的巨大工程,持续强征各地民众去当劳工,另外还有沉重的赋税等等。这种暴政让老百姓觉得实在无法忍受,人身和财产都没有安全保障,又何以让民众服从大秦国?

他指出郭沫若一味歌颂孔学和儒家,贬低秦始皇是不对的。因为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无论朝代如何变迁,秦朝的制度都一直在沿用。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绝不是史官记录的华丽之词,更不是某些文人满腹经纶的论证。鲁迅先生,这位民国思想家和文化巨匠对秦始皇的评价是:"德国的先生们一烧书,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都比之于秦始皇。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

古代名家柳宗元、张居正、李贽等也都明确指出秦始皇的功绩,指出郡县制是绝对适合社会发展的先进制度。近代历史名家章太炎、吕思勉、、梁启超等人也都为秦始皇鸣冤叫屈。这是因为,历史是由人书写的,其中夹杂着很多作者的情感。秦始皇虽然有大功于中国,但他那些暴政同时也为秦朝迅速灭亡埋下了火种。所以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必然是褒贬掺杂,有些甚至以讹传讹,最后又层层加码,使他的形象越来越糟糕,最终成为一代暴君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