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延安路高架桥龙柱传说究竟是真是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个离奇故事,在上海开始流传。  记者多方寻访“龙柱”的设计、施工、雕塑参与者,还原上海“都市传奇”真实面目,其实延安高架“龙柱”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Date: 2022-11-03 10:58:35 | View: 159

上海延安路高架桥龙柱传说究竟是真是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个离奇故事,在上海开始流传。在近20年岁月里,这个故事逐渐变得更加曲折诡异,无数人用自己听说的新细节为它加注更神秘的色彩。这个故事说的是,在上海延安路成都路交会处,“申字形”立交的中心点立着一根盘有龙形雕塑的金属巨柱,这是由于高架桥当年在施工时把桩打到了“龙脉”上,导致施工受阻,而这根柱子就是用来镇住“龙穴”的。据说是在当初施工的时候在那打桩可怎么也打不下去,于是就请来玉佛寺的一位老方丈。

公园景观仿古石雕龙柱

唯一的方法是找个好的时辰老方丈做个法事,让龙头偏一下,并且要在打桩机上包上红布画上龙,那样才能打下去。桩子是打下去了,老方丈说必须在建完的柱子上包上龙,那样才能保住,要不柱子会倒掉的。记者多方寻访“龙柱”的设计、施工、雕塑参与者,还原上海“都市传奇”真实面目,其实延安高架“龙柱”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在百度上搜索“上海龙柱”,可以得到超过68万个结果。

平遥龙柱雕床

随着讲述者的不同,这个故事的细节也有诸多不同之处,不过故事的大概基本是这样:在“天涯论坛”上,一个名为《今天我终于相信14年前上海延安高架神秘的龙柱事件了!》的帖子,从2009年发布以来,获得了47万多次的点击。世博会期间,多家旅游类网站在介绍上海的旅游景点时,也将延安路高架龙柱作为景点之一。“当年大家都知道,造延安路高架的时候,工程因为这根柱子桩打不下去而停滞了很久。”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处的姜开城回忆,神秘龙柱的传说从1995年立柱建成后,就逐渐在坊间发酵,演化出多个版本,但在他们设计、建造的过程当中从未出现。

石雕龙柱风水

”姜开城说,为了“祛魅”这个传说,他寻访了当时亲身参与工程的同事们,并撰写了多达数千字的资料。109号墩在施工中确实曾遇到麻烦,打了10个月的桩,却始终打不进去。“109号墩位所在的位置原来是杜月笙公馆,地下先前已曾打过杨木桩,因此地下条件比较复杂。同时,要在边长14.5米的八角形区域内布置28根桩,布桩密度远远超过桩基设计规范的极值,在打桩过程中土体相互挤压,加大了桩体摩擦系数,增加了打桩的难度。”姜开城介绍,“隧道公司、三航一公司、耿耿市政公司等等,上海滩凡是能打桩的施工单位,都先后尝试过桩基施工,可就是达不到设计深度。

中国龙柱雕塑

”姜开城表示,最后解决打桩难的问题,靠的是采用了后来很常见的技术手段:“其实就是对部分桩内部的土体,取掉三分之二桩身深度左右的土芯,这样土体就释放了部分应力,再在承台的四角增加4根同样的钢管桩。”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徐激参与了109号墩的设计。他在《延安路立交设计》的论文中介绍说,在设计立交方案时,他们有两种选择:

石雕龙柱文化柱

另一种就是现在采用的定向式立交,优点是对交通量发展的适应性好。最后,设计人员采用了定向式立交的方案,而在这一方案中,共有四层高架道路需要在同一地点交会,与地面道路一起形成一个五层的立交结构。这也就让109号墩具有了特殊的使命——它要承担4层高架道路的重量——成都路高架在第五层,延安路高架在第二层,连通两条高架的左转匝道桥分别位于三、四层。因此,在设计时,它被设计成直径5米、高度32米、桩基长度62米的“巨无霸”。而由于采用独柱设计,留给桩基的面积也相应较小,因此才会出现要在小范围内连打28根桩的情况。徐激说,直至目前,这依然是上海高架道路中最粗的一根立柱。

古建汉白玉龙柱石雕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109号桩太过粗大,一方面不甚美观,另一方面也可能给驾驶员带来视错觉,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设计立柱的同时,对立柱的装饰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109号桩,也就成了上海高架道路中唯一被装饰的立柱。“龙柱”上的雕塑的全名叫做《龙腾万里日月同辉》,而这组雕塑的创作者,是时任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的雕塑家赵志荣。

广场景观大理石龙柱石雕_2

现在,赵志荣已经退休在家,说到当时创作这组雕塑的经历,他仍记忆犹新,“当时因为柱子直径比较大,设计方就想到要做装饰,他们在延安路隧道看到我为风井设计的大型浮雕,那个浮雕53米长、6米高。”赵志荣介绍,在设计立柱装饰雕塑时,并没有人给他确定主题。后来突然就有灵感了,这条高架,不就是上海的一条巨龙,日夜不停地运转吗?于是我才有了这个题目,龙的创意完全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中国盘龙柱

赵志荣回忆,由于柱子高达30多米,且中间的高架道路相互交错,因此在设计、建造浮雕时,他先设计了平面图,再将它“卷起来”包裹在柱子上,且考虑到了高架路在柱子上的切面,让上面的龙不被截断,“最后我用了殷商时代青铜器的纹样。”赵志荣回忆,设计、施工花了近10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从未听说过任何传说。“其实根本不是九龙戏珠,我选择龙,是因为这根柱子在上海高架最重要的位置,又托着这么沉重的东西,而龙是飞升变幻的,用龙的创意很好。

石雕喷泉石雕盘龙柱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