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几千年的历程,在历代先民的生产实践中,既有不少民俗物质产物,又有不少意识形态上的经典。倘若我们在作品中,注入精神世界的,不知又会有怎样的美感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鉴赏一部灌入经典的群雕"水浒108将"。1956年,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市美术社、雕塑社和试验瓷厂等3家合并组建工艺美术瓷厂。原属国营企业,1961年12月转为集体所有制,以生产出口传统瓷雕为主。1982年,雕塑瓷厂制作完成了大型群雕《水浒108将》,当时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波澜。这一次"水浒文化"与陶瓷文化碰撞,究竟是在什么背景下缘起的?
20世纪80年代初,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各大电视台高密度地播放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于是全国掀起了一股"水浒热"。1982年春节后,雕塑瓷厂的领导和技艺人员坐在一起,商量如何传承创新景德镇陶瓷雕塑技艺,提高瓷雕的创新水平。大家互换思想、交流创作灵感,萌发了创作大型群雕《水浒108将》,来一次"水浒文化"与陶瓷文化碰撞的念头。景德镇雕塑瓷厂专门从各方面抽调50多人,组成一个攻关组。
曾山东、何水根、蔡敬标、刘远长、李恭坤担任设计总指导。景德镇雕塑瓷厂的党政领导吴云程、熊钢如、刘祖燃等非常关心这项工作,经常参与组织、协调和指导。为确保质量,创作分两期进行,第一期36天罡星有18位创作人员参与,第二期72地煞星有30多位创作人员参与。景德镇水浒108将塑造的108个人物,形态各异,神容别具。它是根据108个人物的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形象、不同身世际遇而进行设计的。由于108将来自各个阶层,神态、面部表情以及体形都不一样,当时只有一些平面图画资料,而瓷雕必须是立体的,要表现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世界,因此,难度不言而喻。
景德镇水浒108将群雕在彩绘装饰上采用粉彩填画的传统技法。为避免色彩的雷同和杂乱,创作者先把108个人物形象在图纸上进行设计并画出效果图。为了使这108个人物的瓷塑形象整体统一而又各自相异,创作人员需要对这些人物选取、设计出合适的色彩、装饰图案,通过色彩和图案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这108个人物的个性更加清晰和准确。在雕塑瓷厂的努力下,综合利用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历时近5个月,经过20多道生产工序。
这组群雕应用的装饰设计方法的运用在景德镇之前的瓷雕创作中是没有出现过的,但这种开创式的作法却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景德镇瓷雕创作的整体艺术水平,标志着景德镇瓷雕艺术创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景德镇水浒108将群雕作为立体空间的造型艺术,是一批写实主义佳作。水浒108个英雄好汉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对贫民起义者、底层官吏、女性英雄形象的塑造有着非常个性的特点。制作工艺上,108将群雕以景德镇传统圆雕技法为主,结合运用捏雕、镂雕、浮雕技法,并采用景德镇传统的粉彩填画方法进行装饰,使得这组瓷雕有着浓厚的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地域特色。
运用传统粉彩填画装饰技法与多种颜色釉装饰结合更能真实地模仿人物,更有表现力和富丽感充溢着东方民族艺术的醉人魅力。景德镇水浒108将群雕通高51厘米,造型各异,或坐立胖瘦,或嗔怒忧喜,或持枪拿剑,或操刀挽弓。那一个个人物的英容笑貌恍如再现,喜怒哀乐,十分鲜明。李逵的莽撞、林冲的隐忍、鲁智深的暴躁、吴用的沉稳、扈三娘的俊俏,一个个呼之欲出,无一不栩栩如生。整组瓷雕阵容气势磅礴宏伟,构成了一部水泊梁山英雄交响曲,成功地再现了"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英雄群体。
以群塑的形式出现,这与中国现当代雕塑艺术多为个体作品的形式迥然不同,其开创了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史上纪念性大型群塑的先河。这组瓷雕阵势庞大,整体统一,高超的写实水平和对人物精神气质的成功塑造,充分体现了80年代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写实又夸张、神韵又动势、简约又绚丽,具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蕴。据《江西通史》载,公元583年,景德镇为陈国京城建康烧制过大型雕塑品"陶础",以此作为营建宫殿的柱脚,但没有成功。据《南窑笔记》记载,景德镇还曾为后来的隋朝制作过"狮象大兽"两座。
元代后,景德镇的瓷雕随着整个瓷业的发展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这时期出现了不少等瓷雕作品。直到清末至民国,一批瓷雕艺人先后创制了送子观音、龙舟、塔、孙中山等著名瓷雕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分散在民间的瓷雕艺人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后成立工艺美术瓷厂。有影响的作品有井冈山、刘胡兰、雷锋、锋从磨砺出、披纱少女等。上世纪80年代,雕塑瓷厂以创作水浒108将为标志,使景德镇的陶瓷雕塑业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就没有大规模地创作过。108将群雕是质朴、率真品格的体现和市井文化的平民意趣体现。其代表的民间传统彩瓷雕塑作为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物质文化的创造,也是精神世界的表现,同时又是民间生活的反映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