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斤的巨型印章!襄阳一市民刻章纪念白起渠申遗成功

印章上用篆书雕刻“华夏第一渠”五个字,印章四周是大篆体雕刻的白起渠历史简介。陈新恒说,2018年8月14日,襄阳长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今年,他受单位派遣,到白起渠沿线实地调研,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创作动力和源泉,萌发了雕刻巨型印章的想法。印章边款用大篆字体雕刻白起渠历史简介。
Date: 2022-11-04 14:26:34 | View: 78

55斤的巨型印章!襄阳一市民刻章纪念白起渠申遗成功

今年58岁的陈新恒是南漳县财政局一名干部,也是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擅长用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记录南漳大事件,先后创作两千余字《南漳赋》巨印、世界上最长的“反横书”书法《道德经》长卷、世界上第一幅集字篆刻诸葛亮《诫子书》。

“廉洁自律”党政印章石雕

他介绍,该印章采用青田石材质,重55斤,印体高33厘米,与普通人的一只胳膊长度相当,印面为16厘米×16厘米。印章上用篆书雕刻“华夏第一渠”五个字,印章四周是大篆体雕刻的白起渠历史简介。

“勤思好问”校园印章石雕摆件

陈新恒说,2018年8月14日,襄阳长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作为一名南漳人,家乡有了一张世界历史文化名片,他倍感自豪,琢磨着如何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宣传长渠。今年,他受单位派遣,到白起渠沿线实地调研,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创作动力和源泉,萌发了雕刻巨型印章的想法。

“自强不息”汉白玉校园石雕印章

陈新恒说,篆刻艺术兴起于先秦,和白起渠具有同样悠久历史,印章乃取信之物,象征着权力、权威,所以他决定雕刻一方大印,“白起渠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悠久,如今又登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若印章太小,有失大方”。为了让印章更具有历史感、厚重感,对篆刻的内容,陈新恒也经过反复推敲、论证,最终确定印面采用缪篆体雕刻“华夏第一渠”五个字。

“学而不思则罔”校园广场石雕印章

白起渠始建于公元前279年,他还特地将简介文字精简成279字。因印章内容采用篆书字体,为了准确地将简体汉字转化为大篆字体,陈新恒买来《毛公鼎》《散氏盘》《西周金文六体》等碑帖,将这些字找出来逐个临摹,他还研读《说文解字》《古文字类编》等工具书,对边款文字逐一校对,确保无误。

汉白玉廉政石雕印章创意景观雕塑

每天工作之余,陈新恒就在家里伏案篆刻,大拇指上都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中秋节放假,他哪儿也没去,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坐在桌前篆刻印章。“雕刻这种大型印章,最怕的就是游刀,一刀出错,前功尽弃。

印章上刻佛雕像

”陈新恒说,篆刻巨印,压力也非常大,小印章刻废了可以磨平重刻。而如此大的一枚印章,必须每一刀都精准到位,一刀跑刀,所有工作就白费了,从头再来的工程量非常之大。

相关图片

相关资讯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