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罗汉石雕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是汉代大型石雕艺术珍品,其造型极富特色,深受世人称赞。五百罗汉石雕集中体现了汉代的艺术智慧,它们的造型多样、栩栩如生,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每一尊石雕都是一件艺术杰作,令人叹为观止。从每一尊石雕的技法可
我对雕塑了解甚少,也不是太喜欢。除了有一年在波兰华沙二战纪念馆门口被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感动得潸然泪下以外,我看所有的雕塑好像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我想这也是大多数老百姓的感觉,老百姓接触的雕塑也就是什么十三陵兵马菩十八罗汉,即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当代雕塑好像离我们很远,偶尔在展览会上有几件,不是形象怪异就是意义彰显,艺术家的那点小思想像晒太阳一样直愣愣地翻出来,让人敬而远之。总之雕塑这玩意儿在我们身
色拉寺的十六罗汉造像,在其造像的风格上既继承了汉地罗汉造像形神兼备的艺术处理手法,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又融汇了藏族人物写实的手法,使其人物造型又有了地域化和民族化的艺术特征,仔细观察这些神情各异的罗汉造像,可谓形象逼真,造型生动,他们或凝神入定,或顾盼众生,或嘻笑自在,或悲悯憨态,个个都维妙维肖,绝无雷同之处
宋代的罗汉像多以十六十八尊以至五百尊为组群,其中不仅长幼有别,人物面性格不同,而且姿形神也迥然各异,出色地体现了宋代艺术世俗人性化的特点。如陕西石佛寺虽仅有一处主要窟室,但内容却极其丰富。这些极富现实意令人感到亲切的罗汉雕像,显示出宋代雕塑艺术有着超越前人的卓越成就,使宋代佛教雕塑在继北隋唐以后又一次闪耀光彩。
罗汉是由比丘修行觉悟而得到的正果,他们形象易于辨认,和我们常见的僧人几乎没有两样,也是身着僧衣。双林寺的十八罗汉颇具宋塑风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性格特征,或威猛,或沉思,或沉静,或微笑,或惊愕,或侃侃而谈,或倾耳倾听,个性鲜明,手法洗练,有的衣纹近似告示的雕像中“曹衣出水”式样,起伏转折流畅自然,对人物造型起着很好的烘托作用。古代雕塑艺术家十分纯熟的运用了写概夸提炼等手法,准确地塑造出罗汉
总体上看,这些石刻罗汉造像应是藏传佛教后弘期早期的作品,年代约在9世纪晚期或10世纪之间,其造像风格基本沿袭了汉地罗汉的风貌,个别造像的手法运用上被藏传佛教化,刀法简洁明快,袈裟衣纹处理流畅自然,尤其是每个罗汉的手印和标识刻画得十分准确,严格遵循了十八罗汉造像的仪轨和要求
2005年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以“受伤的五百罗汉”为题报道称:“罗汉本来该翘起的兰花指却掉了一个手指头,本来衣袂飘飘的造型却掉了一块衣角,有位罗汉手指已经裂掉,只能可怜巴巴地用胶带粘着。”2010年5月15日上午11时许,玉案山一处山林起火。筇竹寺及其500罗汉受到熊熊大火的威胁。后经过多方抢救大火终被扑灭,筇竹寺及其500罗汉侥幸得救。整个过程令人揪心,大家都担心千年古刹—筇竹寺
500罗汉的价值黎广修秉着人人都能成佛,禅宗面前人人平等的大乘思想和世俗化特色,加上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经验,摆脱了以往佛寺中造像的固定模式,一改传统的佛教泥塑模式,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把筇竹寺五百罗汉塑造成芸芸众生的,极具强烈个性的罗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