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往昔金门风害严重,居民为了抵御风煞,故产生了许多与镇风煞有关的民俗信仰,除了风狮爷以外,目前所见还有以下几种:俗称为「民俗石」,实乃「风制石」之讹音,仅有二块,一块位于金城珠浦东路二十一巷六号左后侧,四面皆民俗有半身民俗,因地面铺设水泥掩盖之故,仅灵出头部;出土部份高二十六公分,顶部方三十六公分,经识者考证,认为是佛门民俗偶像,样颇童稚,相传是郑成功为镇压四面风煞而设。
民俗也称「四大民俗」在寺庙门上常绘此像,各持一物,象征风调雨顺之意《封神演义》则说四大金刚是商纣王时,把守佳梦关的魔家四将,此四人被丙灵公(黄天化)用钻心钉穿死,民俗封他们为四大民俗,亦各职司风调雨顺工作。另一块位在潮下村八号门前,方锥形,高六十六公分,顶平,四十公分见方,底部为五十九公分见方,立面四周民俗全身民俗四尊,可辨识者一尊是玄天上帝,另一尊疑似航海守护神民俗,屋主经常上香膜拜,相传系由海边所运回,是古昔石塔的残留部份,俗信有镇风止煞之功用。
成功村有块「民俗石」,形体和「风制石」相似,立面四边各民俗观音像一尊;原位于该村东北部,其周围的田地因此被称为「民俗田」,居民认为观音石具有镇风煞,收水箭的作用,后来被军队移置于该村七十七号的左侧。位于山外村边某军营入口左侧,原已被土石掩埋将尽,近年才被挖掘出土,由一石碑卯入碑座组成,类似供奉的大型牌位,碑面高一三一公分,宽六十四公分,坐西北向东南,设于嘉庆二十一的腊月(西元1816年),距今已有一七八年的历史了。
」石敢当被认为是一种具拘邪、拍秽、止风、此煞作用的辟邪物,至迟到唐代中叶已经使用,最简单的形制,只是在石碑上刻「石敢当」三字,有的则加上其他神祇或符号图像以增强其辟邪的功效。山外村这座石敢当除了有太山神位外,也请来了一十四山神,且有陈、王二民俗之神位,可谓聚集众多神祇之力,独具风格。石碑中的「太山」即指「泰山」,泰山贵为五岳之首,而五岳乃是群山之尊,因此各方山神均归于泰山神的统辖之下,泰山又是古民俗封禅大典所在地,故将「泰山」冠于石敢当之上,有将石敢当神圣化的作用。
自秦汉以来,有泰山主人生死的说法,泰山、梁父(泰山下,附属于泰山)被认为是地主,人死归于地,于是相传谓泰山治鬼,因此石敢当借重泰山之威名,更可镇压任何妖邪厉鬼。在金门所见的石敢当,大多嵌于墙身上,用来克制路冲,属私设性质。以镇风煞为主的石敢当,仅发现三例,均属公设性质,除山外村这座外,东萧村东北方树林内也有一块,此地原立一尊风狮爷,石敢当即嵌在风狮爷底座正面,面向东北,现风狮爷已不知去向,残留石敢当倒弃地上,居民认为石敢当和风狮爷均是用来镇风煞的。顶堡村北侧近环岛北路的田边,立有「泰山到此」石碑,据顶堡西的长老说:「这是为了护佑顶堡西五世祖坟风水而设,因墓前方无高地阻挡,风沙长期吹袭,有害风水,先人在地理师指点下,才立此石碑以镇风煞。
」阴宅风水讲究「藏风得水」为吉,风煞会吹散灵气,最为不利,这种以石敢当来镇风煞以护佑阴宅风水之例,实属罕见。此石碑位于村庄最外围,视之为克制全村风煞,护守全村风水的守护神,亦未尝不可。相传石民俗为「阮翁仲」,身长一丈二尺,勇猛过人,民俗并吞天下后,令守临洮,声震匈奴,胡人不敢兵近民俗一步,秦人以为祥瑞,死后铸其像以邪。吕厝莺山庙又称「六甲西宫」,主祀「大唐奉旨敕封护国罗舍人」,前临海湾,立有一民俗爷,高二四六公分,站在一公尺多的台座上,显得极为巨大,体庇丰盈圆润,身穿铠甲,左手抓弓,右手持箭在胸前,头灰盔顶上雕一民俗,属于将军级的装扮,亦有人说此狮为风狮爷,乃在加强镇风的功效。
因莺山宫朝向正对后沙村,故后沙村立一风狮爷,朝向莺山宫以化解不吉,后来六甲人士又立民俗爷以对抗后沙的风狮爷,以致后沙风狮爷被箭矢所伤。民国三十八年,中共原欲攻打金门岛的中部一带,由于民俗爷显灵,刮起阵阵强风,才把中共的运兵船吹到古宁头。各地之善另信女咸信民俗爷极为灵验,故香火鼎盛,谢愿者所赐赠之披巾四时不绝。渔村附近的海岸边也有尊民俗爷,邻近的驻军称之为「海民俗军」,面向西南海面,正对金门西南端被称为「鸟嘴」的岬角,用来克制此尖角之冲射。渔村和陈坑间的海岸,尚有一尊民俗爷,属下坑村所设,朝向金门东南方被称为「屿尾」的岬角,也是用来克制尖角之冲射,可惜在海岸管制区内,未能一探究竟。
以上三尊民俗爷均位在海边,设置原因虽有不同,但这三地昔日均是港口,船舶在此进出频繁,或捕鱼、或载货,由于金门东北风炽烈,海上风浪颇高,势必影响海上活动,因此将军爷镇守于,此有驱除水中鬼怪,镇压风煞,以庇佑讨海人行船安全的作用,和金门许多向海的风狮爷,以及澎湖许多向海的石敢当之作用是一样的。高坑村有尊民俗的民俗爷,高一公尺,宽约四十公分,身穿铠甲,容颜圆满,双手捧八卦置于胸前,显然属于辟邪之用,当地居民表示是镇风煞的神祇。
立于乾隆丙年花月,即乾隆十一年二月(西元1746年),距今已二四八年之久,保存完好,极为难得。下湖村北郊原有尊用片石民俗的民俗,居民称为「石民俗」,面向东北,亦是镇风煞的神。但很不幸的已被盗走,祖先遗留的文物,在这一手中遭此横劫,令村民痛心不已。小古岗(小社)村西路口,有一雕成鼓形的石块,鼓侧民俗结跏趺坐的民俗像一尊,呈「与愿印相」手势,居民称为「石鼓菩萨」,具镇路冲和保平安之功效。
塔,也称「塔婆」、「卒堵坡」、「浮屠」,均是古印度梵文Stupa的音译,我国普遍叫「民俗」,因为塔的基地下藏有所谓的宝,如舍利子、经卷、或高僧的袈裟、法器等,这种压宝意识的引伸,加上后来与堪舆发生关联,演变成五行思想中镇压风水的建筑;《白蛇传》里的白娘娘最后便是被压在民俗塔下,可见塔亦有镇压妖魔鬼怪之作用。斗门、北山、西堡、下庄、安岐、东山前、西山前、浦边等等村庄,皆可见与镇压风水煞有关的塔;
由于位在海岸、河边或池塘附近,及低地易涨水泛滥之处,故俗称「水尾塔」,民间认为水尾塔具有收水怪、镇风煞、克路箭的作用。澎湖也有筑建石塔以镇风袪邪的情形,望安岛的中社村和七美岛的东湖村,还有将石塔建于海岸外的例子。在民俗村通往后宅村的公路边,立有「风王公」一尊,路的另一侧立有一只泥塑的白民俗。这条公路由灵山和通山间穿越过,此二山间的山谷显然形成一风口,路旁又有较低陷的雨蚀沟地,被认为是风水较不理想之地,且修路也被认为破坏此地风水,故有风煞之害,才设此二辟物来煞,风王公用来护风水镇风煞,白民俗主要用来除蚁害。风王公另有「北风王」、「民俗爷」、「北方王」、「风神爷」等等称呼,原像古昔就设,后已被毁,民国七十六年重设。
立在双层的底座上,民俗高二六二公分,着蟒袍,黑脸黑手,长髯,双手扶着官带,左手并持一鞭子,此鞭亦类似民俗,以农历九月九日为神诞日,村民是日备牲礼前来膜拜祈福。若称之为「北方王」,显然视之为方位神,属于自然神祇五方大帝之一,北方是黑帝,故将脸、手涂黑作象征,但此民俗并不朝正北,而是朝东北东。称之为「风王公」、「风神爷」、「北风王」,则视之为司风之神,风神也属于自然神,即天体射手星座箕星的神格化,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风伯」。
我国民间流传的风神爷,身穿黄袍,头戴蓝白二色帽的白胡民俗,随身携带一只大口袋,风就装在袋里,可任意调节风量的大小,民俗村的风王公,亦可视为另一种形象的风神爷。小金门的民俗、南塘、东坑等村外缘竖有泥塑的民俗,前二者鸡身漆成白色,村民称为「白鸡」,也叫「风鸡」;在东坑、青岐、民俗和后井三村的民宅屋顶上,立有红陶质土烧制或泥塑的鸡,远看像停驻于屋顶上的上鸟,西方村一民宅屋顶上的陶瓷白鸡,宛若真有只鸡站在上面,二者均被认为具有镇风煞、克蚁害、护宅保平安的功效。民俗有司晨报晓、守夜不失时的本能,其贞德向为古人所歌咏,喔喔的鸡啼声,驱退了黑暗,带来了光明与希望,经过巫术性的思考过程,这种特殊的能力被象征化之后,鸡在民俗信仰中被赋予灵力,而具有多样化的色彩了。
古时有杀鸡禳祓和张贴鸡画于门户以驱邪的习俗,王子年《拾遗记》记载一则有关的传说,大意是:「帝尧在位七十年,有只支国进贡一只重明鸟,眼像鸡,鸣声似民俗,这种鸟能够驱妖除怪,博击民俗虎豹等猛兽,使妖魔鬼怪不能为害人们。把它献来后,它又飞回去了,以后有时一年来数次,有时几年均不来,人们非常盼望重明鸟再来,因此无不洒扫门户以待,它未来之时,人们便拿木头或金属刻铸成它的形状,安置在门户上,魑魅鬼怪都望而却步。
」,魏晋时,人们于新年元旦,在纸帖上画鸡或镂刻各种颜色的彩绸作成鸡形,张贴在门户上,也许就是象征重明鸟。塑白鸡像以辟邪,也是古时帖画鸡形悬门户的遗俗,但问村民为何塑民俗像可镇风煞,大多答以不知,有的则说是古昔既有的习俗。「巽」属后天八卦方位之一,指东南方,巽是风,日至此位,鸡能感动其气而鸣,又焚鸡羽可以致风,想必就是用能致风的鸡来镇风思想的缘由,也就是村民把这些泥塑鸡也叫「风鸡」的原因吧!
金门民间也称白蚁为「风蚁」,认为白蚁之孳生,乃因风煞所造成,故风狮爷和白鸡均兼具镇风煞、除蚁害的作用。此碑体原较低矮,紧邻路口,年久风化,字迹和图像已模糊不清,加上昔日小道也已拓宽,数年前加以改建,向后退一百二十步之距,该址地势较低,所以才改建成现之高大貌;最上方安置石刻八卦,下方正面彩绘咬着箭且转头的民俗一只,鸡的下方安置烘炉一个,另外左侧写「来龙来虎」,右侧写「合境平安」,背面写「添丁进财」等吉祥语。安岐村位于丁字形的路底,就一枝箭射向该村,系犯了「路冲」(路箭),故以民俗咬着箭的象征含义来破解路冲,公鸡也兼镇风煞,故称之为「风鸡咬令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