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雕塑中的中国元素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议题。中国雕塑艺术融合了社会、历史、宗教等多种元素,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的中国雕塑在发展迅速,采用了西方雕塑手法,从而对传统的中国雕塑有了全新的诠释。中国当代雕塑创造出了很多精美的作品,如人物雕塑、动物雕塑、野生动物雕塑、唐卡雕塑、神话雕塑等等,充分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传统的雕塑技术和雕刻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当代雕塑中,从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当代雕塑风格。
当代的中国雕塑所呈现出的中国元素,不仅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而且也具有广泛的艺术表现性。总之,传统的中国雕塑技术与当代雕塑相结合,彰显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当代艺术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元素”并非当代雕塑特意表现的主题,但根植于传统中国文化语境中,中国当代雕塑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与传统的对话,或汲取营养生根发芽,或在批判中回归本源。雕塑艺术家霍波洋认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代雕塑创作中就不乏对“中国元素”应用的作品。
但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使用“中国符号”,而是要更加注重中国精神和中国特点。现在有很多中国艺术家在对西方艺术学习和跟随的过程中遇到了文化瓶颈,所以逐渐开始寻求“艺术的国产化”,开始立足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进行创作和创新,在不同侧重点中进行探索。一个成熟的有国际影响力的雕塑艺术家应该自然地融入中西文化,更深入地探索自己创作的语言,表达给观众。比如,雕塑艺术家蒋朔就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放大镜,将中国元素与艺术家海外生活的经验相互融汇,再加入自己的偏好,她的作品在香港、台湾及海外很受欢迎。再如著名的艺术家黄永砯的《专列》作品,它描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现状。
郑林向记者解释道,当代雕塑的概念已经被拓展到了大空间的概念,雕塑和装置很多情况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这一作品长21米,由列车车厢、纤维玻璃和毛绒玩具动物组成。当代雕塑艺术家王中的艺术创作,则是融合“中国元素”的另外一种形式。王中的作品多以阴阳为主题,善于在作品中植入道家思想和东方哲学精神。在其还未完成的新作品中,他还考虑运用多种空间进行作品营造,并融入了机械装置和影像的艺术形式。
目前,王中正在创作北京8号地铁南锣鼓巷车站里的一个公共艺术计划《北京-记忆》,作品以琉璃封存具有代表性的北京生活老物件,拼贴成老北京典型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的剪影,将老北京的记忆通过封存和数字交互艺术形式展现与存留,使作品成为传播和公共事件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