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石”是园林山水意境不可缺的元素,是大自然长期鬼斧神工的杰作,是天然的艺术,出自天然,形态各异,看似不起眼的素材也能出彩。天然的景石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感,人工雕琢后的景石也有着神奇的美丽。今天我们就以案例来聊聊,天然景石和定制景石擦出的火花!
枝条没有刻意的造型绑固,摇曳自在,求的便是那份随意旷达。柔化了的建筑形态若隐若现,整个内环庭园空间以石为骨,以松为架,石桥作连接,不同的铺装形式与面层,营造出多样的驻足感受。石桥在画面中心形成“流”,联通东西区域,延伸视觉,对照底层横向线性的体量,与建筑树木等竖向线条形成纵横之态。
天然的黑山石呈散置状态立于石桥两侧,色彩碰撞,形态互融。旱溪、景石、高松,意象高山流水,为博物馆的入口营造一个安静平和,内藏深远景观的视觉氛围。延续参观路线进入回廊,便可以通过两栋建筑之间80米左右的竖轴线远眺黄锈石组成的雕塑,与连廊空间形成一处框景。
此时视角被建筑空间局限,远处的雕塑既是纵向性的视觉中心,也是庭园过渡序列的终点,引导参观者持续行进,引领庭园风格向意向升华。随着参观者由室内走向室外,石材由深色纹理的河石慢慢转为充满力量感的山石,石中松树横生,给人沿山而上的感觉。
山石面层表情丰富,以带有指向性的节奏出现,暗示了前进的方向。设计语言渐渐由自然向着几何形式凝炼,形成一派自成世界的“洞天”空间。参观者存在于场域之中,能深刻体会来自周遭建筑、树木、石头的包裹感、指引感、压迫感。
平坦的草地上,人类意志对自然材料做着引导,山石向着雕塑“山”有意向地汇聚,这里始终是整个庭园的视觉焦点和精神中心。十三块人工景石在一片平坦之地堆叠成单体形态,雕塑整体6.3米,以绝对的存在感介入。石材自下而上由裂面、自然面,走向点凿面,磨光面,越向上人为感越强。